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75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75节

    好多团队也根据种花家的反重力飞行器曝光出来的画面做分析,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技术应用领域,优秀人士还是有很多的。

    酚兰有个技术人员就指出,“现在种花家的飞碟有很多设计还不完善。”

    “比如,动力系统。”

    “他们的飞碟采用的是电力推进器,这也会让飞行高度受到限制。”

    “实际上,很容易想到更完善的方案,比如,使用超导电动机驱动风扇,让飞行器下方喷射出氮气。”

    “飞碟使用的冷却剂,很可能是氮气,而飞碟运转过程中,液氮是需要不断流动的,就会有好多氮气喷发出来。”

    “如果能够完善设计,用电机驱动喷发氮气来作为动力补充,飞碟所能上升的高度就会大大增加,也许能超过一百公里直接进入太空中。”

    这个设计和王浩的想法是一样的。

    如果能用超导电动机带动风扇高速旋转,并让液氮从下方喷发出来,只要掌握好流动平衡,就足以支持飞行器悬浮。

    这种推进方式和‘火箭’很类似,和电力推进器是完全不同的。

    电力推进器是依靠扇叶旋转来推动空气并提供动力,也正因为如此,电力推进器的设计才会限制反重力飞行器的高度。

    当上升的高度越高,空气就会变得越来越稀薄,电力推进器所制造的推力就会越来越小。

    两者达到一个平衡,就是飞行器的最大高度了。

    这也是传统飞机的飞行高度受限的原因。

    如果能用排出的氮气作为动力,并使用过超导电动机高效排出,只要氮气充足就能持续不断的制造动力,理论上飞行器就不会再受到上升高度限制。

    当然了。

    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说,飞行器能装载的冷却剂数量是有限的,液氮作为冷却剂也不是快速消耗,还是要考虑一个平衡问题。

    这个设计也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动力手段而已。

    王浩在这方面也有同样的想法,但想要实现还是要面对三个重大问题,一个就是更高功率的超导电池。

    一个是超导电动机。

    最后则是是使用的平衡和稳定性问题。

    因为氮气高速排出也只是辅助动力手段,主动力依旧是‘基本无消耗’的电力推进器,就必须要对两个动力进行平衡,而‘火箭式’推进最难把握的就是稳定性。

    超导电池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根据新设计再添加储能线圈、完善电力控制系统就可以。

    氮气排出推动的稳定性问题,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实验来研究。

    超导电动机,也到了解决的时候。

    哪怕是常规的电力推进器,也肯定用超导电动机驱动效率才更高。

    王浩找了个空闲时间,就直接安排去了首都大学,并找到了机械动力实验室的窦延教授。

    现在的王浩可是不同寻常,就只是为了技术问题过来一趟,对于任何机构都是重大的事情。

    首都大学临时做出安排,副校长张希勤等在门口带队来迎接。

    王浩下了车以后和众人寒暄一番,才在张希勤和窦延的陪同下,去了机械动力实验室,一路上也直接说明了来意。

    窦延提前就知道消息,他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没有想到自己带队做的研究,竟然会被王浩所看中。

    “王院士,我们确实在超导电机的研究上有突破和创新。”

    窦延先是肯定了一下自己的研究,随后有些尴尬的说道,“但技术还远远称不上成熟,我们制造的样机不能长时间使用。”

    “另外,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你会找到我们。”

    他说着解释道,“在超导电机的研究上,国际上有很多,甚至有好几种设计还申请了专利,这只是一项技术应用而已。”

    超导电机,说白了也没什么技术难度,可研就是常规的电机原理,再使用超导材料制造出来,只不过因为要维持超导性能,就必须要添加冷却系统。

    王浩解释道,“窦教授,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不只是你们的电机不能长时间使用,科学院、西工大以及一些大企业,都有类似的研究,他们研究出的电机也同样不能长时间使用。”

    “国际上好多注册专利的超导电机设计,制造出的电机也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稳定平衡问题,长时间使用以后,冷却系统就可能出现故障,再加上高磁环境影响……”

    王浩耐心的说起了专业问题。

    窦延不断听着点头,他专业做这方面研究,自然清楚超导电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他发现王浩说的非常专业,了解的并不比自己差多少。

    王浩说完,才道,“我找过来,就是因为你们的开放式新设计。”

    窦延听的一愣,旋即有些惊讶道,“那个设计想要实现很难吧?我们也只是做出了设计,写了报告而已。”

    王浩笑道,“我就是看了那份报告,才确定过来看看呢,你们的开放式设计确实很难实现,但恰好和我在做的研究有关,也许可以结合在一起。”

    他并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张希勤和窦延对视一眼,都已经明白过来。

    现在国际上最重大的话题就是反重力飞行器,飞行器的研究并没有公开相关人员,但很可能就和王浩有直接关系,因为反重力的研究就是王浩负责的。

    那么王浩所说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反重力飞行器。

    “如果把开放式电机设计,放在反重力飞行器上,也就是把冷却体系,和反重力的冷却体系放在一起……”

    窦延思考着都有点激动了。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研究有一天,能够应用如此高端的科技上。

    这个事情够他谈上一辈子了!

    当然,短时间因为牵扯到保密问题,肯定不能随便透露出去,可单单是想一想都足够让他激动了。

    等到了机械动力实验室以后,窦延很干脆的拿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他们提交上的设计报告只是简略版,还有一些信息并没有特别写上去。

    窦延拿出了设计方案以后,详细的给王浩做讲解。

    他讲解着还叹气的道,“这个开放式设计确实很不错,但想要实现难度实在太大了。”

    “虽然我们无法制造出样机,也无法实验,但只要想一下就知道,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王浩跟着点头。

    其中的问题有不少,冷却系统控制是绕不过去的,还包括功率控制,尤其是高速旋转以后,想要控制功率传输并不容易。

    其实就和smes技术储能线圈的失超保护问题类似,超导线圈高速旋转运作的时候,控制系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王浩和窦延谈了很多专业性问题,最后则是带走了所有的设计方案。

    这对窦延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他的超导电机设计方案被启用,上级部门也会给一定的奖励,成果被确定记录下来,后续再申请项目都会容易很多。

    ……

    王浩带开放式电机的设计方案,回到了西海的反重力飞行器实验基地,随后就找了十几个电力专家,一起讨论起这份开放式电机的方案。

    他们的研究组阵容,可要比窦延的团队强太多了。

    其中每一个参与的人员最低都是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级别,而不像是窦延的团队,还有一些是学生。

    这一大群专业人士,一起讨论一个设计方案,很快就找出了方案的问题,并且论证怎么样去修改、完善。

    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王浩就让每个人拿出方案,一起去讨论一起想办法,针对整体的设计以及每一个问题,都详细的进行论证。

    本来只有三十几页的设计方案,从第一页开始就被修改添加,后来慢慢的就变成了五十页、一百页。

    这样的讨论持续了一个星期,设计方案也变成了一大叠。

    王浩敲定了最终的方案,就马上的分配起工作,让其他人针对每个部件,重新进行整理并提交上来。

    之后就是找合作工厂制造了。

    虽然只是制造一个超导电机样机,但每一个部件分配下来,也需要二十七家工厂,最难制造的部件,还是最重要的线圈,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完成。

    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你确定这是我们设计的超导电机?

    西海大学,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王浩趁着研究的间歇期,处理一下实验室的工作。

    最近几年时间里,梅森数实验室一直都在快速发展,所属研究员数量和质量都不断上升。

    数学领域,包括比尔卡尔、保罗菲尔-琼斯、田虹,以及刚毕业的海伦,都是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计算机方向上,人员影响力方面相对要差一些,但实验室的主项目方向,还是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正进行的几个项目都和计算机直接相关。

    实验室已经准备评国家级重点,计算机方向上也不断扩充人员。

    王浩关心的还是几个主项目,尤其是和航天局合作的项目,牵扯的数学核心算法是必须要做好的。

    一些附带的简单问题,其他人就都能解决了。

    但是,有些高难度的问题,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他还是要审核一下,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个工作要比原来轻松多了。

    几年前,第一次接到航天局合作项目的时候,相关的核心算法问题,就只能由王浩一手完成。

    现在则是其他人提交了解决方案,王浩只是负责审核和修正,而不是要从无到有的把所有算法工作都完成。

    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

    王浩也不着急快速完成,有时间还抽空关心一下学生。

    他手下的学生大多都毕业了,后来也没有再招收,但还是有两个博士生,一个是邱会安,另一个是丁志强。

    他们都还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读博是没有固定时间的,一般最低需要两年时间,长一些的甚至要四年、六年,海伦和陈蒙檬毕业的速度比较快,许超跟着张志强也很快毕业了。

    邱会安的速度就慢一些。

    他读研的时候就完成了勒让德猜想,个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