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在线阅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7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7节

    以‘傅里叶变换算法’展开,辅助其他的计算手段,构建出一个包含‘结果’数字区域。

    这就是创新的地方。

    他的研究并不是正常进行一步步的计算,而是划定了‘可能成为结果的数值集合’,比如,25*25,就可以简单划定结果在400到900的区间,通过一些必要的筛选,比如‘尾数是5’,把集合里面的数字一个个划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数字,就确定为最终结果。

    当然,超大数相乘要复杂的多,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辅助其他计算方法,划定的范围会更加精准。

    如果是计算‘25乘25’,可以直接圈定范围就是在‘725、625、525’三个数字之间,而后可以迅速排除725和525,最终得到结果625。

    “在对比每一个位数的数字后,就可以把范围继续缩小……”

    “每一个进位数相乘的结果,都可以帮助继续排除范围内的数字,越是高位数,排除的范围就越大,我们可以看到,当接近最高位数时……”

    “涉及到更精准的筛选,就需要用到……”

    随着讲解慢慢的展开,台下众人都变得非常认真,同时也非常的感兴趣,因为他们听到的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计算方式。

    在此之前,所有的乘法计算方式,都是按部就班、一步步的进行计算,而不是圈定一个集合去做筛选,新的方式更像是‘人脑思维’、‘模糊数学’的手法。

    类似于‘人脑’、‘模糊数学’只是最开始圈定范围的部分,后来的一步步筛选,则都是详细的计算。

    第一排的评委席上,一头白发的约瑟夫-斯发基斯小声对沃尔夫冈-基利安说道,“我看了他的论文,知道这种方法,只不过不清楚是否准确,也不清楚计算次数是否和论文上说的一样少。”

    “现在,我确定了。”

    约瑟夫-斯发基斯说着有些得意,“是我坚持留下了这篇论文。”

    沃尔夫冈-基利安笑道,“确实很有意思,方法很新奇,逻辑非常严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会是乘法的一次创新,非常有意义的创新。”

    台上。

    王浩讲解的非常细致,又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所有的‘筛选步骤’一一讲解完毕。

    随后,他双手撑着讲桌,面带微笑的总结道,“通过这一套筛选流程,最终只会得到一个数字。那就是最终结果。”

    “按照这个方法,当计算超大位数乘法时候,需要的计算次数,少于‘三分之nxlog n’次计算,应该已经是目前已知最快的方法之一了。”

    台下安静了一下。

    随后,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接近着掌声越来越大,快速充斥了整个报告厅,并持续了很长时间。

    第二排中间,有个人没有鼓掌。

    是戈尔利克斯。

    昨天戈尔利克斯的报告被王浩证实是错误的,他回去以后审视了整个过程,就像是王浩当场指出的那样,确实是存在错误的。

    但是,戈尔利克斯可不会因此感激王浩,或者说,只要不是传说中的圣人,都不可能在被当众指出错误后,会对指出错误的人心生感激。

    戈尔利克斯是丢了个大脸,走在路上还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当然主要原因是他的报告错误,但也不由得对于王浩暗中生恨,千万不要指望顶尖的学者会心胸宽广、会包容、会审视自己的错误之类。

    顶尖的学者,多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一类人,他们或许不在乎很多日常的事情,但涉及到专业学术领域的问题,好多比普通人更加小心眼、更加记仇,有些顶尖的学者,甚至会因为研发领域对立,而互相看不上眼、见面根本不说一句话,甚至会变成仇人。

    戈尔利克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来听王浩的报告,可不是为了‘学到东西’,而是为了找机会‘奚落’对方,对方的报告安排在第二天下午,肯定就只是个小成果。

    一个小成果?

    还有脸到stacs会议上作报告?这么多人都来‘捧场’,结果是多么让人失望啊!

    戈尔利克斯都已经想好了台词,只是没有想到,王浩的成果会这么大,大到直接创新了一种‘筛选式’的乘法计算方式。

    他快速在脑中做了计算,知道王浩所说‘计算次数少于三分之nxlog n次’并不是夸大,说‘最快的计算方式之一’,甚至还是谦虚了。

    这种新方法可能会让计算次数,少于‘五分之nxlog n次’,也会成为超大数乘法计算的最快方法。

    但是,他还是找出了问题。

    当报告厅还存在稀稀拉拉的掌声时,戈尔利克斯猛然站了起来。

    顿时,会场安静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戈尔利克斯,并且露出了感兴趣的目光,他们都知道戈尔利克斯和王浩的矛盾,想看看戈尔利克斯是要说什么。

    戈尔利克斯开口问道,“王浩先生,你如何证明,利用这种方法,最终只会得到一个数字?”

    “你的方法是圈定范围以后做筛选,但你如何证明,你的筛选过程是完善的?会筛选掉所有非结果的数字?”

    这个问题让会场众人一愣,不少人也跟着点点头。

    好多人跟着思路都理解了过程,他们也觉得筛选机制已经完善,但感觉就只是感觉,筛选机制有一丝不完善,报告可以说就是错误的。

    戈尔利克斯的提问很有水平,可以说是问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所有人重新看向台上。

    王浩则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感谢戈尔利克斯先生的问题,因为,这正是我接下来的工作。”

    “一个反推流程的证明!”

    他走到左侧一个空白的白板前,写上了一行话,“假设,通过筛选得出两个不同的数字,a和b……”

    然后他从最后一步的筛选机制开始,做出了一一的验算,并分别记下a和b的性质。

    通过对照慢慢就发现——

    a和b的位数相同;a和b的最高位数字相同;a和b的个位数字相同;a和b的中间区域数字相同;a和b……

    连续的验算,很快得到一系列相同性质。

    王浩完成了最后一步验算,朝着台下展示了白板上的内容,点头道,“应该不用继续了吧?a和b的所有位数数字都相同,可以得出结论,a和b是同一个数字。”

    “所以,可以确定,筛选机制是完善的!”

    顿时。

    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满头白发的老约瑟夫,直接走到墙旁的柜子上,拿了顶上放置的香槟酒,走到台上递给了王浩,大喊着说道,“还可以提前确定,你的论文是最佳!”

    王浩接过了香槟酒,和老约瑟夫握手表示感谢,“谢谢!老约瑟夫。”

    “这是你应得的!”

    老约瑟夫说着还给了他一个拥抱。

    在两人的互动中,掌声变得更加热烈,第二排的戈尔利克斯躺坐在椅子上,盯着讲台上的王浩看了许久,最终也和其他人一起,用力的拍了几下巴掌。

    这个研究,他无话可说。

    第五十五章 老约瑟夫:千万不要那么做!

    老约瑟夫提前把香槟交给王浩,是不符合会议规则的,但会场里都没有人说什么,因为王浩的报告是会议开始后最出彩的,而‘被看好的研究’都已经过去,第二天下午都是一些小成果。

    那些小成果的正确与否,也影响不到王浩的论文拿到最佳。

    当剩余的报告继续进行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讨论新的大数相乘算法,讨论着一个个筛选机制的建立,讨论着快速傅里叶变换,对于‘结果’集合的构架作用,当然也少不了拓展到应用领域的内容。

    等等。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继续认真听接下来的报告,然后就感觉到旁边传来,一股带有‘深度幽怨’的眼神。

    沙勉之。

    沙勉之是抱着拿最佳论文的心态来的,他的研究成果论文投稿好多相关会议,基本上都可以锁定‘最佳论文奖’,只是因为stacs会议更贴近理论,更具有相关的专业性才投稿的。

    他们的成果很好、论文很好,上台做报告的发挥也很好。

    直到王浩的报告开始前,他们都无比确定能够拿到最佳论文,结果……

    排名第二了?

    如果换做是大型的学术会议,排名第二也就第二了,有些会议最佳论文会选两、三篇,有些会议则会设置其他奖项,但stacs会议相对规模小,就只有一个奖项,就是‘最佳论文奖’。

    第二和第十,甚至和倒数也没区别,剩下的论文最多能说一句‘优秀论文’,什么奖项、排名之类的就没有了。

    沙勉之都没心情继续听报告了,他只能幽怨的看着王浩,感觉像是到手的东西,就被直接抢走了。

    王明坤同样感觉很郁闷。

    中午他们回到酒店休息的时候,还一起‘提前庆祝获得最佳’,每个人喝了杯很奢侈的咖啡,还订好明天上午去逛景点。

    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有些好笑,但他们根本就笑不出来。

    “唉~~”

    最终复杂心情也只能转化为一声哀叹,倒数第二场报告会的时候,他们实在是没精神继续听下去,干脆提前离开了报告厅。

    王浩一直待到了报告会结束,然后和阮海龙一起去餐厅吃饭。

    因为确定获得了最佳论文奖,他也奢侈了一把,拉着阮海龙一起找了个高档餐厅,一顿饭花了近三百欧,换算过来就是三千多块。

    阮海龙一边往嘴里塞着东西,一边不好意思的说道,“stacs最佳论文,好像没多少奖金吧?”

    “还有奖金?”

    阮海龙愕然的停了一下,心里都有点感动了,“难道你是打算自掏腰包请客?”

    “当然不是。”王浩理所当然的说道,“我可是拿到了最佳论文奖,回去以后,学校怎么也给报一下吧?”

    “……有道理!”

    阮海龙深以为然的点着头,高高的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吃的更嗨皮了,还主动伸手找服务员,用蹩脚到极点的法语要了杯饮料。

    酒足饭饱。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王浩就去参加了颁奖典礼,说是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重新到会议厅,找负责人领取属于自己的荣誉证书。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仪式感,就是主办方、几个负责人都在,宣布一下最佳论文奖结果,然后把荣誉证书递到了王浩的手里。

    这一届比上一届还要寒酸,主要因为王浩提前锁定‘最佳论文’,来看颁奖的学者寥寥无几,大概没有几个学者会有兴趣来看别人获奖。

    负责人也提了一句奖金的事情,“王博士,最佳的奖金会在springer完成会议论文收录后,直接打到你的账户上。”

    “谢谢。”

    王浩已经知道奖金只有两千欧元,真就像是阮海龙说的‘没多少奖金’,只是象征性的发一下而已。

    颁奖以后,就是学者互相交流了。

    老约瑟夫,还有另一个留着胡子的学者,拉着王浩一起拍了个照,就一边聊了起来,介绍才知道胡子学者叫沃尔夫冈-基利安,著名的徳国信息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