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都市小说 - 加大火力,一键出殡在线阅读 - 第165章

第165章

    因为对方的僧人身份和清白案底,警方不好调查,便让没有编制的齐奂和济生生先来探探。

    “驱鬼是干什么啊。”济生生明显不信这种怪力乱神,“心里有鬼,是为愧,驱鬼自然就是消愧咯。”

    齐奂挑了挑眉,“噢,正经的?”

    济生生笑了一声,“我又非鬼,哪里知道,要不然你去听听好了。”

    “好啊。”齐奂往那门口一凑,并没有人拦她。

    毕竟驱鬼这种事,每家各有不同的需求,但统一都觉得是件晦气事,便也很默契地互相避开了,没到时间的话,谁愿意进这屋里。

    别是自己的鬼没赶走,又撞了别人的鬼,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可齐奂仗着八字硬,偏就进去听了墙角。

    堂中坐了一家三口,是中年夫妻和二十岁不到的儿子。

    他们对面应该就是郑丁法师,看起来平平无奇,慈眉善目,约莫有六十几岁。

    法师跟前放了一个小盒子,是骨灰盒子。

    齐奂找了处不惹眼的地方,唤出系统要看那盒中逝者的报告。

    死的是个姑娘,比齐奂年纪要小一点,才刚二十岁,大半夜在福山大桥上一跃而下,自我了结。

    一家人觉得这般结束性命不算光彩,所以葬礼办得也很草率,遗体很快就被火化,也送到了福山寺这边超度送葬。

    但这几夜家人们都睡不着觉,一闭眼就看到整个家烧了起来,是以觉得女儿冤魂不散,特来驱鬼。

    齐奂简单看了报告上的基础信息,然后听着那一头,女孩邓小芳的家人们正在跟法师说自家的情况。

    “我们家是传统教育,收入也很普通,每天开店很累,可能是给孩子的关照物质大于精神了吧。”

    说话的人是母亲,看起来气色还行,略有打扮,穿得也颇讲究。

    【嗯......其实按道理来说,只要是健康的家庭环境,就根本上升不到对比物质和精神的程度,甚至说物质到位了,孩子的精神总不会有问题。】

    一家人互相爱着的话,穷点也是能苦中作乐,谁家养小孩又会特意去比对物质和精神的比例。

    【但是没办法,这个家庭,它不健康。】

    【虽然这对夫妻说的是给孩子的关照物质大于精神,但实际上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他们都只给了儿子,没给女儿噢。】

    【明明只差两岁不到,却一个养在身边,一个寄养在姥姥姥爷家耶。】

    邓母面露尴尬,“呃......对,因为实在很忙,所以顾不上看住两个孩子,大的就放到我妈妈那里去了。”

    【很忙,但两年生了两个,很忙,但把更小更皮更难照顾的男孩放在身边。】

    “我们每个月...咳咳,每周,每周都有去看她的。”一旁的邓父连忙找补。

    他们都不明白这突然响起的心声是什么神通,但这是法堂,他们根本不敢有多余的反应。

    法师让他们说清楚女儿的事,他们就只管说清楚女儿的事。

    【说谎啊,就是每个月,至少是每个月,有时候路过都懒得拐进小区看一眼,生怕女儿吵着要跟他们回家。】

    “女孩子爱哭,多去看她了怕她就想着家里,只能狠心少些去看她,我们也是想她独立一点,还有就是盼着她能专心念书嘛。”邓母苦着脸,光从表情来看,倒也算是挺悲伤的。

    【噢,那你们想过她为什么想着家里吗?还女孩子爱哭嘞,那男孩子不爱哭咋不把男孩子搁姥爷那去啊,男孩子不该更需要早点独立吗?】

    【至于念书嘛,嗯,确实邓小芳这孩子书念得不好,啧啧啧......但她弟弟也半斤八两吧,虽然说姐姐还真的更差一点,行吧,这点是事实,倒没说谎。】

    “对,芳芳念不好书,所以后面也没让她读下去。”邓母仿佛终于寻到了一点能讲下去的豁口,赶紧往下继续,“我们家也不求孩子多上进,不会念书就学点傍身的技能嘛,没关系的。”

    【那儿子念不好书为什么还非给他出大价钱读私立高中呢,女儿没考上普高,就直接安排职高了?端水都端不平。】

    “是芳芳那孩子自己想要学那个的,学那个什么......”邓母却忘了女儿职高到底学的是什么,她望向自己的丈夫,丈夫也很茫然。

    竟是当弟弟的还记得,“护理,你们还说老了可以——”

    “——咳咳咳,对,对,芳芳她有耐心,手巧,学护理正好。”邓母赶紧把话接了过去,还给儿子递眼色,让他少说话。

    【呵呵,邓小芳明明想学美容美发的,是你们说学这个不正经,还是学护理最好,非让她选,不然就职高也别上了,上了也是浪费钱。】

    【啊,好鸡贼,然后在女儿妥协之后,还以提前锻炼为由,把照顾弟弟的工作也给了她。】

    齐奂抬起头往弟弟邓小勇的方向一瞥,那小子膀大腰圆的,也不知道这把年纪哪里需要照顾。

    【噫,所以也不是女儿长大了或者是夫妻店铺生意不忙了,这两年终于舍得把邓小芳接回来的缘故,主要还是因为邓小勇上高中了,需要有人照顾起居,以便他好好学习。】

    邓母面不改色,似乎已经习惯了那心声,“芳芳那孩子其实很乖的,她看弟弟学习辛苦,总是主动照顾弟弟,为我们分担。”

    “对啊,她这么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