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但这只是回光返照。

    皇帝的身子已经撑不下去。

    “……如今局势便是如此。”楚守臣将他昏迷以后,发生的事情禀报了一番。

    皇帝面色阴沉,“他们自相残杀,只是让渔翁得利。”

    “微臣无能,尚且未能查明是何人下毒。”楚守臣请罪道。

    皇帝冷笑一声,“是谁已经很明显了。谢家看似对朕忠心耿耿,早有异心!还有黎家,朕就知道,他们低调沉寂,必有图谋!”

    显然,皇帝认为下毒的人是谢家。

    楚守臣微微皱眉。他不认同。

    因为皇帝非常防备谢家,他宫中没有谢家妃嫔,身边伺候的人,也皆是以前他还是皇子时候的旧人。

    下毒之人,最有可能应该是家贼。

    外人根本插不了手。

    但皇帝在外人与自己儿子之间,选择怀疑外人也无可厚非。

    秉笔太监快步上前道,“陛下,太子与端王来了!”

    “宣他们进来!”皇帝道。

    太子与端王皆是战战兢兢进了宫殿。

    虽然他们一个敢弑父,一个敢弑兄,但在皇帝的威严之下长大,面对君父,都有一种打从心底里的畏惧。

    “儿臣拜见父皇!”两人一起行礼。

    皇帝瞥了他们一眼,冷哼一声,“你们可真是朕的好儿子!”

    话音一落,太子与端王齐齐跪下。

    两人皆是心虚至极。

    “朕不过昏迷一日,你们就兄弟反目。到时候两败俱伤,朕的位置,交给外人来坐吗?”皇帝冷道。

    慕容时礼一愣。父皇这话什么意思?

    即便他们两败俱伤,还有英王。他怎么也不算外人吧?皇帝指的莫非不是英王吗?

    慕容时承见皇帝没有发现他的干的事儿,瞬间底气十足,告状道:

    “父皇,儿臣无辜啊,端王突然率兵来打我!”

    “父皇中毒蹊跷,儿臣是接到举报,太子很有嫌疑,为了给父皇报仇……”慕容时礼不甘落后,也赶紧道:

    “而且他府中竟然有来历不明的私兵!足以见太子早有不臣之心。”

    眼瞅着两人就要在他面前再吵起来……

    “都闭嘴!”皇帝冷冷打断,“给朕下毒的是谢家,传朕旨令,你们二人各自带着一支京营卫,将谢家、黎家满门拿下!”

    太子与端王皆是一愣。

    皇帝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担心他们两个只顾着自相残杀,放过最大的隐患,望着两人沉声道:

    “朕刚刚听闻一个消息,谢凌熙是昭仁太子之后。此次前去捉拿谢家人,除了谢凌熙以外,其他人格杀勿论。唯独皇兄的遗脉,一定要护好了!”

    “当年皇考早早便立皇兄为太子,写下传位遗诏。不料皇兄突然身故,皇考悲痛过度不久便郁郁离世……临终之前,因朕年长,传位给朕。”

    “若非谢凌熙纨绔不成器,担不起国之重任。以他的身份,朕合该要把皇位传给他,才不负我与皇兄的兄弟情谊。”

    太子与端王听的目瞪口呆。

    “谢凌熙不是谢家世子吗?怎么会?”慕容时承不可思议。

    皇帝淡淡道,“你带人亲自去谢家,记得要保护好他。”

    太子听的云里雾里。

    端王已经明白了。皇帝这是担心皇位落在谢凌熙手中……

    提醒他们,先去杀了谢凌熙。

    难怪还要抓黎家。

    黎家是先太子的外祖,必定会鼎力支持谢凌熙。

    第178章 立遗诏

    太子与端王领命退下。

    皇帝看向楚守臣,道,“你带着明心司,去一趟谢家。太子做事朕一向不放心,还是你行事更稳妥。”

    他没有直说,但君臣默契多年,楚守臣很明白。

    皇帝这是要让他去除掉谢凌熙!

    “是!”楚守臣领命。

    楚守臣退下以后。

    皇帝又召来秉笔太监,开始写遗诏。

    太子愚笨,全靠范家与荀家扶持。若他上位,朝中必定外戚干政,权臣当道,以后都是范家与荀家说了算。

    他这些年用慕容时承做太子,因为他是嫡子,立嫡乃大夏祖宗规矩,不可妄动。

    若废太子,连带着荀皇后、荀家都会受影响。

    他要靠荀家压制谢家,有太子支持的荀家,才能更好替他冲锋陷阵。

    而诸多皇子之中,也没有他更满意的。

    他便故意放任皇子之争,看看可有人能脱颖而出。

    确实也冒出来了两个。

    端王城府深,有手段,先有任太傅,后有永宁侯,皆是为他所用。

    至于心狠手辣、翻脸无情、虚伪这些……在皇帝眼中,无关紧要。

    英王的功勋是战绩。

    但此子皇帝很不喜,所以一直打发去边疆戍守,常年不召他回京。

    因为英王的性格和做派都很像先太子……

    正直坦诚,英勇善战。而且英王也十分推崇先太子的战术,每次给他写的请安折子里,把先太子夸的天花乱坠……

    气的他更不想看见这个儿子。

    要不是英王是皇贵妃之子,外祖是四大将门之中的安国公,就他这不讨喜的性子,早就被他扔到一个穷苦封地去了。

    皇帝撑着病体,提笔写下遗诏。传位端王,盖上玉玺。

    宅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