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科幻小说 - 诸天大道图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一十三章 传授

第六百一十三章 传授

    火龙道人发现,在《武侯奇门》之外,其他几个版本的《奇门遁甲》中,有着武侯奇门所不具备的内容。

    根据楚云深所讲述的《奇门遁甲》,火龙道人大致将他所讲的《奇门遁甲》分为了三个部分。

    其中上部讲得是天文,分为星象,气候与天运三个部分;中部讲得是地理,分为相地,龙脉与地运三个部分,下部讲得是人事,分为占验,治国与人运。

    前几天讲得是三个部分的其他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武侯奇门》中也有,只不过比《武侯奇门》更加复杂而已。而今天所讲得才是真正的关键,也是《武侯奇门》所不具备的内容。

    这就是《奇门遁甲》中,真正被‘隐去’的部分,也是楚云深传授的关键,其中关于天运、地运与人运这部分——才是《奇门遁甲》真正的核心。

    至少火龙道人是这么认为的!

    ‘天运’讲述了如何推算天道变化,凝聚天势,借助天之力来影响天地气候运行,而地运则讲述了如何改变地势,凝聚地势,以此来推动山河变迁,而人运则讲述了如何以人之力贯通三元,以人力改变天地之势。

    “这才是上古《奇门遁甲》的真正内容吗?”

    听着楚云深所讲授的内容,火龙道人不禁一阵失神。这种以人力改天换地的手段,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恐怕也是这几版《奇门遁甲》之所以会‘失传’的真正原因吧?

    楚云深讲授的《奇门遁甲》,不仅吸引了火龙道人,就连吕岩也停下了剑法的修炼,走到一旁开始旁听起来。

    吕岩来旁听,楚云深自然不会阻止,甚至他还巴不得他过来听呢。

    来到这个世界,楚云深可不单单是怀着改变世界的心思而来的,更多的是验证某些可能性,吕岩这种在道教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自然也在其中之列。

    至于说为什么不选更早的时代,那自然是因为吕岩这个人了。

    隋唐初期,道家开始发展兴盛,但是道家真正的转折点,则在于吕岩这位在诸天世界都大有名头的‘纯阳祖师’。

    道家的内丹一派,起始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真正把内丹术发扬光大的,则是吕洞宾这位北五祖之一。

    如果是在那些古代仙侠世界,自不必多说,而在这个武侠世界,吕洞宾必不可能有仙侠或神话中那么强了。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要看看,这位武侠世界的吕洞宾,究竟能走到那一步!

    吕岩认真的旁听着楚云深所传授‘古版’《奇门遁甲》,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听不懂,但是光是能听懂的那部分,就已经让他获益良多。

    甚至他隐约有种感觉,若是自己将《两仪剑法》和《四象剑法》,结合《奇门遁甲》来进行参悟,恐怕能领悟到某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如此思索的吕岩,也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在楚云深讲授完《奇门遁甲》后,他便向楚云深请教起了旁听过程中,那些未曾听懂的部分。

    楚云深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解,而是略作沉吟之后,说道:“你愿意学习《奇门遁甲》,贫道自然不会吝惜。不过,你半路到来,《奇门遁甲》未曾听全,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听得零散不全,并非好事。等日落后,你来贫道厢房,贫道为你从头开始讲授《奇门遁甲》的奥义。”

    听到楚云深这么说,吕岩不禁喜不自胜:“多谢前辈!”

    得到了楚云深的首肯后,吕岩开始了每天晚上的上课历程。

    日落之后,吕岩来到楚云深居住的厢房。楚云深端坐塌上,吕岩席地而坐,认真聆听。

    上首,楚云深的目光在灯火中闪烁,缓缓开口说道:“欲学《奇门》,首先要识天,何谓‘识天’?便是要知晓天之理。”

    “请问老师,‘天’是什么?”听到这里,吕岩不禁开口问道。

    作为读书人,吕岩自然知道‘天’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这里,他很清楚《奇门遁甲》中所说的‘天’,肯定和他所理解的‘天’有着不同的含义。

    楚云深闻言,微微一笑:“所谓‘天’,广义而言,乃是天地自然万物运行之理的总和。而《奇门遁甲》的天之理,则只局限于天之象,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四时轮转,昼夜运行等等,也即是抬头所见之象。”

    “正所谓‘观一叶落而知秋将至也’。”楚云深缓缓说道,“明晓天象运行之理,便可了解天象运行对万事万物的影响。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可推导万物之变化。”

    听着这番解释,吕岩不禁若有所思。

    说到这里,楚云深话锋一转,突然丢出来一个问题:“你可知,这天下王朝兴衰,是由什么导致的?”

    “帝王昏庸和朝政腐败?”吕岩略略沉吟,给出了一个非常规矩的答桉。

    谁知,楚云深听了后,却摇了摇头。

    “难道不是吗?”看到楚云深摇头,吕岩仔细思索,隐约像是抓住了什么,但是没等他仔细思考,那一点灵光便消失不见了。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楚云深说道,“真正导致王朝衰落的原因之一,便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吕岩不解,“气候变化怎会导致王朝衰落?”

    楚云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另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你往长安时,长安城周边景色如何?”

    吕岩回忆着:“景色略显荒凉,虽有绿树点缀,却尽显颓败之色。”

    “那你可知,唐初之时,长安城周边绿树丛荫,植被繁茂,一幅山清水秀,郁郁葱葱之貌?”

    吕岩听到这话,神色不由一怔。

    自己是唐中后期才出生的人,唐初距今已有百多年,当时长安城周边的景色如何,他也无从知晓。可是听楚云深这么一说,吕岩便隐约抓住了一丝关键。

    “唐初的长安和现在的长安,景物竟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长安乃是关中之地,窥一斑而见全豹,关中之地的景象怕也是和长安周边相差无几。”

    景色荒凉,说明生机减少,生机减少,必是地力不丰导致,而地力不丰,粮食减少也是必然。

    吕岩很清楚,粮食减产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粮食减少,平民吃不起饭,为了活下去,必然会把自家的田地卖给大户人家,导致自身沦为佃户。如此一来,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大量田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那些少数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无需交税。

    朝廷便收不上来税收,没有税收维持,整个国朝便开始走上下坡路。

    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地力减少,粮食减产所引起——那么,是什么导致地力减少呢?

    吕岩仔细思索,恍然抓住了其中关键:“莫非是因为雨水的缘故?”

    “不错,正是因为雨水。”楚云深颔首道,“天下气候,多呈北寒南热之态,热则水蒸而上,寒则水凝而聚。南方多水湿之气,水湿之气乘南风而来,于黄河渭河之地化作雨水,泽被大地。如今寒气渐盛,热气渐少,寒进热退,水汽南移,故而北方降雨减少。”

    “汉初时,就如唐初,北方温暖多雨,故而造就了一番盛世。而汉末北方寒冷,干旱少雨,天灾加人祸,始有三国之乱。晋时北方稍稍回温,但过后不久又天寒大冻,北方草原南下牧马,是以有五胡乱华之灾……”

    通过楚云深的讲解,吕岩这才明白,气候变化对国家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