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七零女场长在线阅读 - 七零女场长 第49节

七零女场长 第49节

    就连老金这个基建老员工也忍不住兴奋起来,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宋要武满意地看着这一幕,果不其然,杨君苏每回都能给人惊喜,她在群众中越有影响力,她也就越放心。

    闻声赶来看热闹的胡东海陆长安耿军一伙人,不由得面面相觑。特别是耿军和小朱这两个新出炉的助理,顿时感觉到压力很大。杨君苏把调子起这么高,让他们怎么弹?

    散会后,杨君苏也看到了胡东海和陆长安。胡东海大约三十五六,矮个子,长着一张枣核脸,一双三角眼,三角眼里绽放出精光。

    陆长安三十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穿一件中长款的黑色呢子大衣,看上去挺斯文,还带着一丝隐隐的傲气。

    陆长安打量了杨君苏一眼,似笑非笑道:“宋科长,这位女同志就是你的助理,挺会讲话嘛。”

    胡东海也附和道:“是啊,宋科长,你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呀。”

    宋要武淡然一笑,顺便把杨君苏介绍给两人:“小杨,这位是陆同志,这位是胡科长。”

    杨君苏落落大方地向两人问好。

    两人也把各自的助理介绍一下,胡东海的助理是耿军,陆长安的助理是叫小朱。他们以后是要打交道的。

    耿军,杨君苏自然是认得的,她随便打量了对方一眼,这人二十三四岁年纪,中等身高,有些偏瘦,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莫名觉得有点阴沉。小朱高高大大的,看上去挺开朗阳光。

    三方人马打了个照面,就各忙各的去了。

    胡东海和陆长安在回去的路上,还聊到了宋要武,胡东海笑道:“这个老宋也挺有意思,还选了个女同志当助理。”

    陆长安淡淡地说道:“很正常,她刚来农场无兵可用,只能凑和吧。”

    陆长安觉得宋要武对自己的威胁不大,一个女同志能当个科长就不错了,当分场场长,她能干得了吗?

    至于胡东海,他觉得也不是什么事儿,他毕竟是总场下来的,人脉资历都在那儿摆着,下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他现在很有信心。

    而胡东海,他是谁也不敢小瞧,等到陆长安离开后,便说道:“小耿啊,你以后要注意些,两方的情况都要留心。”

    耿军忙不迭地点头:“好的,科长。”

    胡东海顿了一下,又说:“今天小杨的演讲不错啊,挺会鼓动人心的,你以后也学着点。”

    耿军苦着脸,不敢不应:“好的。”他早就认识杨君苏,只知道她力气大,学习不错,但也没听说她这么能说啊,这一套一套的,让人怎么学习?

    杨君苏这边,他们散完会以后,又在办公室商量事情。

    主要是贺新华老金跟宋要武商量,杨君苏和吴剑史大同小赵在一边旁听。

    今年基建队的任务很重,时间紧,就不参与开荒和春播了。他们要先建宿舍区和办公室,还有食堂邮局等公共建筑,后面还要修路以及搞农田水利建设。

    贺新华把四分场的简略规划图挂在墙上,供大家参详讨论。

    他说道:“总场拨下来的钱不多,用钱的地方又太多,用在公共建筑的钱不多。因此,我建议,办公室和食堂建成砖瓦房,宿舍区盖简陋些,盖一部分木头房子和泥胚房,以后总场拨款了,再重建,你们看怎么样?”

    老金无奈地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能这样了。”

    宋要武沉吟片刻,说道:“那也不能太简陋了,你们尽量用心些。”

    贺新华傲然道:“老宋,你尽管放心,别的我不敢说,但在本职工作这一块儿,我从不含糊。”

    杨君苏在旁边听着,突然插进去一句话:“贺科长,宋科长,金同志,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贺新华扭过头,挑挑眉头,不悦地看着她。老金也是一脸惊讶。

    吴剑可找着机会攻击杨君苏了,他大义凛然道:“杨同志,你管好内务就行,怎么基建科的事你也要参一脚?”

    杨君苏郑重其事地说道:“吴同志,你这思想觉悟不行啊。什么叫参一脚?我们每个人都是农场的主人翁,农场是我们大家的,建设农场,人人有责。不过我也能理解,你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这动脑子的事,你就别管了。”

    杨君苏看向宋要武,宋要武冲她一点头:“小杨同志说的对,农场是大家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提意见。——小杨,你说说你的想法。”

    第五十三章 一来就搞大事

    宋要武都这么说了, 贺新华还能怎么说?他只能无奈地说道:“行,杨同志,请说说你的建议?”

    老金看了一眼贺新华, 笑吟吟地看着杨君苏。

    吴剑和史大同瞪着眼睛看着她。

    杨君苏在众人的注视下, 丝毫不慌。

    她朗声说道:“咱们现在是在一片荒原上建立家业, 这是件大事,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些,放到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你们想, 你们辛辛苦苦盖的房子,过不了多久又拆了重建, 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吗?因此, 我建议咱们要一步到位,所有公共建筑包括家属楼、宿舍楼都要建砖瓦房, 而且房子还要建得结实美观大方。”

    贺新华好笑地说道:“杨同志, 你觉得我们不想建砖瓦房吗?可是总场就拨下那么点钱。你让我们拿什么建?”

    杨君苏往下压压手,不慌不忙地说道:“贺科长, 你别急。我是那种只提建议不给办法的人吗?你且听我慢慢说。”

    贺新华无奈道:“行, 你接着说。”

    杨君苏娓娓道来:“我先说一下我家的事,今年过年前,我姐在幼儿园盖了两间小房子, 地是幼儿园的,产权属于幼儿园和农场, 她只有居住权。我在想, 我们四分场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就是我们职工自己出钱, 房子由农场统一规划建设, 这样, 工人有房子住, 农场也不用出钱,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

    贺新华和老金惊讶地对视一眼,半晌没说话,他们被杨君苏这个提议震住了。

    宋要武也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吴剑和史大同见杨君苏都敢提意见,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吴剑也壮着胆子说道:“杨同志真是异想天开,盖房子可是大事,要花大钱,你随便一动嘴,人家就拿出钱来建房,你想得可真美。”

    杨君苏回击道:“一件事情能否做成,需要论证和实践。事情都还没试呢,你就说不行?照你这么说,咱们国家打败小鬼子也是异想天开,打败小美子也是不可能,人人都像你这么想,咱们现在还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呢。吴同志,史同志,你们是怎么接受领袖思想教育的?要记得解放思想呀。唉,我真替你们着急。进步这么慢,天天白吃饭。思想不开通,就等同于饭桶。”

    吴剑和史大同:“……”

    贺新华默默地看着杨君苏,骂人越来越顺溜了,都还押上韵了。

    杨君苏打完一巴掌又赶紧给个枣:“算了算了,我这人说话直,你们别介意哈。我就是想让你们进步。”

    两人还能说什么呢。

    那厢,贺新华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件事牵扯得太多,还需要向场部和总场那边报备。”

    宋要武也说:“我明天回去问问何书记和游场长的意见。”

    说着,她看向杨君苏:“小杨,你回去给我写一份报告,我明天拿回去给场长书记他们看。”

    杨君苏问道:“宋科长,请问明天你几点回场办?我尽量在你离开前把报告写好。”

    宋要武说:“明天中午12点吧。你写个大概就行。”时间紧,她也不能要求太高。

    杨君苏点头。

    杨君苏正要离开,贺新华突然叫住她:“这是四分场的规划图,你看一下,还有其他建议吗?”你可一起都提了吧。

    杨君苏停下脚步仔细看了一会儿,指着宿舍区的图标说道:“这儿,拖拉机停车场离宿舍区太近了,会影响职工休息;食堂建议离水源再近些,这个地方能不能再建个垃圾场?另外,四分场的年轻人很多,职工的业余生活也要考虑,能不能建一个运动场?弄几个篮球架和乒乓球台?”

    贺新华:“……”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的建议我们基建科收到了,会好好考虑的。”

    杨君苏对几人说道:“宋科长贺科长金同志,那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得回去写报告了。”

    杨君苏像一阵旋风似地离开了。

    她回到隔壁自己的小公室里,坐下来奋笔疾书。

    她先写了一份总报告,说她听说总场资金困难,只能缩减部分基建项目,她是心急如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痛苦之际就翻看领袖著作寻找精神力量,没想到还真找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八个字像一盏明亮一样给她指明方向。

    她想出一个办法为农场分忧。此法就是职工自己出钱,农场出地和工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造家园。这样既解决了农场的资金不充裕的问题,又解决了工人的住房问题,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胜利农场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写完总报告,杨君苏又做了张成本估算表,根据她的初步估算,建房的成本应该是十元一平米。宿舍楼可以分成30平米,50平米和90平米三个档次,职工根据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多少自行选择。除楼房外,还有带院子的平房。

    写完两份报告,杨君苏认真地改改错别字,工工整整地誊写一遍。

    写完已经是五点多了。

    她收拾东西回宿舍区,拐了弯去小食堂。小食堂是高洁在管,陈波与张平和任主厨,还有几个杂工。

    由于快开饭了,大家都很忙,高洁见到杨君苏就说:“杨姐,咱食堂员工不够用,能不能再添几个人?最好是有相关经验的。”

    杨君苏心中一动,就想到了自己的二姐杨盼。杨盼在三分场食堂当临时工,转正遥遥无期。如果来四分场这边,转正的机率就大了。她准备回去问一问。

    杨君苏也过去帮了一会儿忙,到窗口帮着打菜。

    六点左右,职工们像潮水似地涌进食堂。

    大家见杨君苏在窗口打饭,纷纷笑着招呼:“杨姐,你又兼职炊事员了?”

    “我要份白菜炖豆腐,醋溜土豆丝。”

    ……

    杨君苏忙活了一个小时,自己打了一份饭,在食堂吃完,洗净饭盒才离开。

    她回到宿舍,就见李卫红她们都呈大字型摊在床上,一个个都累坏了。

    杨君苏一进来,李卫红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

    杨君苏笑了一下,对着大家说道:“我有个事跟大家说。”众人纷纷坐起来,认真听着。

    杨君苏将职工集资盖房的事说了,大家对此很稀奇,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讨论了一会儿,朱圆圆问道:“杨姐,虽然我也想支持农场建设,但我没钱,而且我爸妈肯定不同意。”

    郑欢接道:“爸妈肯定说,你要房子干什么?家里有你住的,将来结婚了,婆家也有房子。”这年代的风气比较保守,年轻女孩说到婆家都有些羞赧。

    杨君苏说道:“我不这么认为。大家想一想,咱们绝大多数女孩家里都有哥哥弟弟,现在家里有你住的地方,等你们的哥哥弟弟结婚以后,还有你们住的地方吗?你回到家那是客人。说到婆家,万一,我说万一,你们谁不幸遇到我大姐那样的婆家呢?我觉得我们女孩子才要有自己的房子,因为男孩子有爹妈的房子,我们没有。”

    屋里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杨君苏明白人的思想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变过来,别说是现在,就是在五十年后,还有很多女孩都这么认为呢。

    她又以自己的经历说道:“反正我是要集资盖房的,这是个好机会,也就是咱四分场新建,以后说不定想要房子都得排队,肯定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优先,像咱们这种单身女青年,肯定是最后一个轮到,不知要哪年哪月了。我要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想请你们去作客,都不用跟我爸妈打招呼,有朋友来投靠我,想住多久住多久,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没办法把我赶走。想想都美。”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杨姐,谁敢把你赶走啊。”

    杜娟突然问道:“杨姐,你刚才说,一套三十平的房子要多少钱?”

    杨君苏说:“我的初步估算是一平米的造价是十块钱,三十平就是300块钱。但场里的核算不知道是多少钱。”

    杜娟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这个估价不高,要是盖楼房可能要更高些。”

    李卫红考虑了一会儿,也开口道:“杨姐,我家也有哥哥,还跟我合不来。你说得我也想有自己的房子,我有房子了,想干吗就干吗。可是,我的钱不够。”

    杨君苏又给出了解决办法:“我也一样,我的钱也不够。我准备向场里借钱,以我的工资做抵押,每月从我工资里扣。”

    李卫红瞪大眼睛:“还、还能这样吗?”

    杨君苏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李卫红高高举起右手,大声说道:“杨姐,要是能借到钱,我第一个报名。我要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大家集会就去我家,省得我哥逼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