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言情小说 - 没你就不行在线阅读 - 第 551 章 明月清风(127)二更

第 551 章 明月清风(127)二更

    明月清风(127)

    京报真给刊登了!

    一份好几张,据说是刊印处一晚上就没歇着,到现在为止,换了班继续在干着呢。有的领到了,那没领到的还在等着呢。拿着都得小心翼翼,这玩意还热乎着呢。

    有商人再想买,就且等着吧,先把预订户的给发了。

    才开始嘛,很紧张着刊印,大家理解理解。

    本还有些抱怨之声的,可等看了刊登的内容,都是夸京报的声音。

    真敢刊登呀!

    元先生的文章在最醒目的位置。林雨桐有认真的看人家的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又送了一份来,天不亮,桐桐还没梳洗呢,就坐在炕上看了今儿的京报。

    这位元先生的文章,从后羿射日开始,他认为后羿射日就是最早的抗旱祈雨。在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上也有言,说是‘甲子卜,其求雨于东方’。而且,祈雨不仅汉人如此,西南各部都有祈雨的记载和习俗!便是满蒙,也有萨满祈雨。就算是把属国也算上,完全不同的背景下,也都有关于祈雨的记载和习惯。

    林雨桐点头,这个元山平说的都是对的!就是把这个范围再放大,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祈雨的历史。所以,他这个事实摆的很对,砸的也很实在。

    紧跟着,他以此为基,推出来,大家都错的概率很低!不能一个民族错了,其他的民族都错了吧!

    若是大家都没错,那圣人便没错!历代先贤便没错。

    那么谁错了呢?他没说,但大家都知道,他用事实说明,皇后错了。

    林雨桐心里赞了一声,这人能很快的成为文人领袖,不是没有道理的。

    她紧跟着往下看,接下来这位元先生在文章里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说,这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灵的,天便是主宰。上到苍天,下到大地,都是有灵性的。人生在天地之间,乃是万物之中最灵通之存在。天赐予灵通,那更应该沟通于天地。若有天灾,受难不止于人,还有在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作为人,应上秉于天,下悲悯于众生。那么,祈雨,错了吗?不仅没错,还是人生而为人的一种大善和悲悯。

    林雨桐缓缓的把京报放下,再赞了这个元山平一声。他的文章里,一方面强调了天人合一,可另一方面,他将祈雨说成是人对万物对自然的悲悯。其实,这种悲悯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

    是的!便是要否,也不能全部都否了他的观点。

    事实上,人家是有可取之处的!

    更何况,他的文章里,还说了一些地方的习俗。就像是祈雨,又分为善祈雨和恶祈雨。这善祈雨好理解,那么恶祈雨呢?

    恶祈雨就是,数次善祈雨不成,那对不住,就得来点硬的!怎么硬呢?这也分两种,其一,自残。很多祈雨的壮汉肩扛铡刀,赤脚走山石,一场祈雨下来,鲜血淋淋。他们想感动上苍,也叫上苍看看他们的决心。一场祈雨下来,这个汉子就是英雄。其二,迁怒神佛!打龙王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

    这些东西叫林雨桐看来,鼻子都有些发酸。这里面体现的何尝不是以人抗天,不屈不挠的精神。全否了,便否了民间流传着的一股子‘气’!

    除了这位元先生的,林雨桐还关注到了一位叫做季永方的士子写的文章。这个人名不见经传的,文章也不长,但是他点到了两点:其一,宗教对祈雨的影响不止道教,还有佛教。尤其是唐宋时期,佛教中关于龙王降雨的故事很多,尤其是高僧在祈雨中多有出现,这说明佛教在其中的影响,且佛教只要还在,这样流传下来的故事就不会消散。其二,他不否认从自然中总结规律,对风雨之事能预测的可能性!他举例说,在宋朝时候,太史局就有‘凡日月星辰,风云气候之变,每日以所占卜吉凶奏闻’职能!而且,皇帝祈雨也是要选日子的!比如宋仁宗,本来定好的一个日子,太史局临时建议取消,改了日子,结果改了之后,当天祈雨当天下雨。他认为,有人是能推测雨雪概率。

    这人提的这两点,很重要!第一个,事关佛教,在对满蒙政策变了之后,宗教政策自然要调整。所以,他提醒朝廷,当妥善处置!第二个,他看出了朝廷的意图。朝廷想以天可测,来预警灾祸,继而稳定人心。

    是的!总是神神秘秘,说什么君权天授!没错,太平的时候,这确实有利于统治!可天不作美,这个把戏就玩不下去了!那就不如捅破它!没有哪个机会比现在更恰当。

    这个人也在反驳皇后,但他真在就事论事。

    四爷自然也看到这个人的文章了,跟王成说,“把这个人记下,调查一下此人的情况。”

    是!

    四爷把京报推开,其他人的没必要看了,不外乎老生常谈的攻击,文藻再好,没什么新意。

    此时的宫外欢欣鼓舞,处处都在说京报的事!

    两人见面,要么问一句:看了吗?

    要么就问一句:听说了吗?

    不会念书的人,都靠耳朵听呢!说书的先生都有事可干了,把这京报上的事说的头头是道的!啥理解都有。

    当然了,各家家里也有蒙童,孩子在学里大概学了一些,有些磕磕巴巴的能念下来。大概那意思是啥,连蒙带猜的,能说个七七八八的。

    于是,读书读的多的,是为这个文坛争风,跟朝堂对峙,暗自兴奋。

    可小老百姓就不懂了:皇后说了天可测,那大概就是能测呀!之前不是有个大灾,朝廷都提前圈一些地方叫防范呢,不是都挺准的吗?这还不算是能测天意吗?能测天意,要么,就是皇后是天上的仙女,下来救苦救难来的!要么,那就是学问,学会了都能测。那测天不好吗?要下雨,抓紧播种。要刮风了,晾晒的粮食该收了。要下雪了,天冷,别出门了,遭罪。这是天大的好事呀!

    所以,怎么看都是好事的事,读书的秀才公们为什么不愿意?

    反正,这跟平头老百姓没关系,这家的婆娘喊:“再从后院抱点柴火来,天黑了就不出去了。”

    还没想点火坑便热点红薯还是热点苞米面饼子来的实在呢!

    肚子里垫吧点,晚上躺在热被窝里,怪舒坦的。隔壁的读书人不时的传来欢笑声,这家的婆娘就道:“他们这是不饿!”

    饿肚子的时候就笑不出来了!

    男人就说,“你知道个屁,人家管饭呢!写文章还挣钱。”

    “管饭?拉粮食的我见了,一筐子一筐子的番薯……你知道的,番薯这东西最不耐冻了……他们那玩意拉过去不吃了就冻坏了,那滋味谁吃谁知道!吃那么孬,还那么乐?这一天天的,想啥呢!”

    那咱就不知道了!大概是等着皇上叫他们做官呢。

    “皇上可是好皇上,人家说了,四十无子才纳妾的!就守着一个婆娘!你呢,你多挣了三两银子回来,都想瞧瞧谁家的小寡妇能接来跟咱一起过日子!你这样的孬货,人家要是骂了你婆娘,你回来还得揍我一顿,觉得是我不好!人家皇上可不是这样,他们这样说人家皇上的婆娘,皇上还请他们做官呀?一步近两步远的道理都不懂!人家那是两口子,一个被窝里睡的,他们是哪个?”

    你这婆娘满嘴胡沁,说的是个甚!

    “我这可不是胡说!”这女人翻身冷笑,“我在家做军鞋,挣的比你多,也不白吃饭,你不敢跟我动手了!那皇后还立了大功呢,还怀了皇子呢……那你觉得皇上会觉得皇后不对呀?这道理简单的,我这头发长见识短的都知道,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呢!我跟你说,以后咱闺女可不嫁这些读书人……这书读的呀,不是读傻了,就是读的不拿女人当人……嫁他?我宁肯送我闺女做姑子去!”

    这男人咕叽了一声什么,女人也没听清楚。隔壁的笑声又传来,这女人就又道:“那些当大官的,咋不替娘娘说话呢?!”

    这熊婆娘,有你啥事了!吃番薯吃多了,消化不了了?!

    女人嗤的一声,“端人家碗,吃人家的饭……该护着谁都不知道!”

    知道什么呀就瞎说!人家不出头自有人家的道理。

    是呢!啥也不能说,就是得把事情往大的闹,闹到人人都在谈论此事才成呀!

    所以,连着数日的京报,都在刊登这些读书人的文章。皇上没拦着,皇后没发言,满朝大臣都静默了!

    持续了一周,确保连街上的乞丐都知道,有人开始说李贽是妖人,皇后是妖人之后的时候。终于,京报上皇后再度发声了。

    这次发声异常的简短:十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三,大风降雪概率八成以上。有出行安排的择期而行,提醒百姓子民抓紧时间检修房屋。各个学堂,可休假数日,各学堂自行安排。各衙门调整人员,非要紧事务,留班房者那三日尽量不要往返家中。

    署名不是皇后,而是钦天监。

    可钦天监,不就是皇后在管!尤其是那个洋和尚,叫汤若望的!

    朝中有了解汤若望的,此人来大明几年了,以前在奥门。很多人对他的了解里,不包括他有那么精准的预测天气的能力。

    所以,其实这背后还是皇后!

    敢问,皇后从哪里学的呢?还是李贽!

    但是皇后这次为什么不署名呢?她怕了!

    比之前更多的攻击的稿件一一送来了,这些人虽名声不显,但也大大小小是个人物。

    陈仁锡问元山平:“先生不再写点什么?”

    元山平摇头,他想再看看!能给予这么大的话语权的皇帝和皇后,他想再看看!便是要针砭,也得言之有物!为了针对而针对,那不是治学求真理的态度!

    作者有话要说:稍后见林木儿的没你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