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勤王行动拉开帷幕

第三百三十二章 勤王行动拉开帷幕

    到目前为止,东江军不缺粮,不缺钱,其它物资也有储备,唯独战马,一直难以补齐。

    正因为这个短板,飞骑目前只扩充到五千,枪骑使用的是飞骑挑剩的战马,也只有两千多。

    虽然能从山东、北直隶买到马匹,但数量和质量都难以达到要求,从袁崇焕那里买的三千多匹,算是最好的一批了。

    本来,这应该是朝廷的工作。但现在的资源大多数都倾斜在了辽西,东江镇就是努力表现,所得也不会多。

    希望“勤王”行动后,东江镇能得让朝廷有大的改变。而且,郭大靖还希望在跨海远袭的作战中,从京畿地区获得一批战马。

    郭大靖向毛文龙作了汇报后,起身告退。工作很繁忙,特别是升任副将后,毛文龙把军务几乎都交给了郭大靖,只听取汇报,倒是清闲下来。

    一场大规模的作战,已经拉开了序幕。虽然将士们还不知道具体的计划,但也能察觉到忙碌准备的紧张气氛。zWWx.org

    对于老百姓,则少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的关注,在于秋天的收获,在于全家的吃食。

    而从建虏统治区逃出来的剃头辽人,还在源源不断地被运来,安置在金州、复州,享受到了九死一生后的安居和无忧。

    钟声敲响,片刻后,静寂的校园内便充满了喧嚣,孩子们出了教室,欢快的笑声在操场上随处都能听到。

    有的孩子在嘻笑玩耍,有的孩子跑去厕所,有的孩子则去宿舍拿放东西。操场上热闹起来,随处可见孩子们的身影。

    “小妹。”赵小柱等在小班的教室外,看到了妹妹,高兴地咧开嘴,伸手招唤着。

    一个多月的休养,赵小妹已经不是在镇江堡时那副虚弱已极的样子,小脸蛋儿鼓起不少,大眼睛亮晶晶的有了神彩,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

    “哥。”小妹咯咯地笑着,脆声地叫着。

    赵小柱摸了摸小妹的头,咧开嘴发出由衷的笑声。一天能见好几次,可每次看见妹妹的笑脸,他都满心欢喜。

    “去吃饭啦!”赵小妹扬着小脸儿,说出了她最期盼的事情。

    对于孩子们来说,吃饭是最快乐、幸福的。特别是逃出的辽人,对于让人发疯的饥饿已经形成了心理阴影,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赵小柱嘴里答应着,牵起小妹的手,向食堂的方向走去。

    这里是慈幼院,与后世的福利院功能相同,收养着东江镇的孤儿。

    郭大靖做的规划,并捐出了数万银子,由官府所建。不仅让孤儿衣食无忧,还让他们接受教育,直到十六岁成年,才会离开,去自食其力。

    在食堂前的水池洗了手,赵氏兄妹才走进食堂。饭香味更加浓郁,赵小妹忍不住又咽了口唾沫。

    对于这些孩子,有吃的就已经足够满足。挑食?不存在的。

    即便如此,食堂的饭菜也不差,比金州的平常百姓家还要好一点。

    不愁吃,不愁喝,不用干活劳作,只要好好学习,慈幼院简直是这些孤儿们的天堂。

    赵氏兄妹规规矩矩地排队,领了碗筷,与其他人一起,坐在大长排的木桌前。

    十几个半大的丫头小子,推着板车,从几个过道里走过,给孩子们发饼子,盛菜汤。

    没有那么多闲人专门来照顾孩子们,十二岁以上的便要轮值,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照顾更小的孩子。

    一面煎得焦黄的玉米面饼子,一碗土豆白菜熬的汤,上面还泛着油花,闻起来是香香的味道。

    赵小妹喝着菜汤,吃着饼子,土豆面面的,饼子既香,在嘴里还能泛起甜甜的味道,这都是她喜欢吃的食物。

    轮值的半大孩子们在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推着小车,看见有举手的孩子,便会过去添汤或加饼。

    赵小柱大口吃着,目光却时不时地投注到小妹身上,看她吃得香甜,心中浮起由衷的欣喜。

    “哥,我要好好学,考进前三。”赵小妹偏过头,凑近哥哥,低声说道:“会给钱奖励的,能买好吃的。”

    食堂内不许大声喧哗,孩子们都遵守得很好。这里很好,他们生怕犯错被赶走,个个都很懂事儿,也让人看得心酸。

    赵小柱用力点头,说道:“小妹一定行的,哥相信你。”

    赵小妹嘿嘿笑着,露出一颗小豁牙。很快,她高高举起了小手,添了一碗汤,半块饼。

    战乱似乎已经远去,甚至是消散,这是孩子们心中的想法。现在,那已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成长才是他们这个年龄的主题。

    ………………

    京城。

    东来顺饭馆内,何贵忠坐在柜台后,手指拔打着算盘,却是心不在焉,想着别的事情。

    谣言已经散布出去,是郭大靖专门派来的人送到的书信,何贵忠便知道这不是谍报司的正式任务。

    但这也没什么不同,郭大靖有权力这么做,只要不是损害东江镇的利益,何贵忠也乐于执行。

    凭他这几年来对于情报的分析,以及勤王行动的准备和布置,何贵忠知道东江镇与袁崇焕决裂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行动已经拉开了帷幕。

    “书信往来不易,且有泄密之忧,索性一次交代清楚,望何兄提前准备,遵照执行……”

    郭大靖的书信中写得清楚,谣言也不只一个,但何时散布,还要看形势和事件的发展,要何贵忠自己掌握时机。

    在何贵忠看来,这些谣言多是针对袁崇焕。显然,郭大靖是铁了心把袁督师拉下马,甚至是要致其于死地。

    “伙计,再来壶酒,十串烤羊腰子。”有客人大声招呼着,显是吃喝得兴致正高。

    在后世,此时也正是烧烤的旺季,街边摊比比皆是,食客们高谈阔论、吃吃喝喝。

    “吃啥补啥,老兄这是喝花酒喝多了吧?”

    同桌的食客发出哈哈的笑声,取笑着这位对烤腰子情有独钟的朋友。

    “这是好东西呀,吃完龙精虎猛,百战百胜。”被调侃却毫不着恼,涎着脸坏笑着,“你有妻有妾,也来几串?”

    男人就好谈说这个,古今也没有多大区别。古代少有女子在外吃喝,就更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何贵忠翻了下眼睛,虽不是鄙视,却讨厌这几个酒客胡说八道,没看见翠儿在来回端酒上菜嘛?

    翠儿却是脸色如常,依旧表情和熙地穿梭忙碌着。对她来说,能被何老板收留,能有个糊口的工作,一些污言秽语又算得了什么呢?

    何贵忠突然目光一凝,看向走进店里的一个熟人,也是谍报人员之一,被派往遵化一带勘测侦察。

    孟浩向着何贵忠微一颌首,便走到一张小桌前坐下,如其他酒客一样,点了酒菜,随意地吃喝起来。

    何贵忠也不用去交谈接头,知道孟浩回来了,自然有约定的地点再见面。

    孟浩也是个头目,更不是独自一人前去勘测侦察。但只有他知道何贵忠,能与何贵忠联系。

    何贵忠和伙计交代了一声,便回了后院。在房内换了衣服,坐在椅中,在头脑中整理了一下最近收到的情报,准备告诉孟浩的。

    “老板。”翠儿在外面轻轻敲门。

    “进来吧!“何贵忠并没有要瞒着的东西,很快就给出了回应。

    翠儿推门进来,端着一碗葱油面来到近前,放在桌上,说道:“您要的面煮好了。”

    停顿了一下,她又关心地说道:“吃完面再出去吧!”

    这是一个聪慧,又会察颜观色的丫头,何贵忠知道是自己换上的出门的衣服,让丫头猜出了端倪。

    “好。”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你也抽空儿吃饭,酒客老有,等都走光了得啥时候?”

    翠儿笑了笑,说道:“大家换着班吃饭,您放心,饿不着的。”

    何贵忠摆了摆手,翠儿躬身退了出去。

    唉!谁能想到,建虏今年冬天就有可能打到京城,打破包括翠儿在内的老百姓们安乐和平的生活呢?

    何贵忠忽然觉得嘴里的面条也没了香味,羊肉吃多了,就想吃点轻淡的,可看到翠儿,还有店内那些茫然不知的酒客,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东江军几年来奋力作战,郭大靖更是殚精竭虑,可依然挡不住建虏绕道入关的屠戮抢掠,谁的责任?

    在这京畿地区的老百姓,在此剧变中又会有多少家破人亡,有多少人被象牲口似的驱赶到辽东,成为建虏的奴隶?

    本来东江镇的军民应该是直面战乱,经历最苦最痛的。但现在看来,却并不一定是这样。

    何贵忠吃完面条,把汤水也喝得干净,才起身出屋。先去店内看了一眼,发现孟浩已经离去,他也径自离开,前去与孟浩接头。

    …………………

    京畿地区的沙盘,已经比较详细。当然,没有什么卫星、航测,山川河流的细节还很是欠缺。

    不过,这对“勤王”作战的影响已经不大,具体的作战布署也已经制定清楚。

    遵化,将是东江军截击建虏的最主要的战场。而作为退路的保障,建虏会留兵防守,这就需要东江军先行攻取。

    因为兵力有限,郭大靖也就不做分兵的布置,以主力对主力,在遵化与建虏进行一场决战。

    除了遵化,郭大靖还想在石城设伏兵,对建虏前堵后截,并尽量把被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

    石城即后世的石门镇,位于遵化城西约六十里处,有两峰对峙,其间一石隙为门,有官道通过,俗称石门口,也是古代的重要隘口。

    传说唐朝时李世民征东得胜由此回朝,唐将周青见此地两山对峙,易守难攻,故将原有石门城池加大加高,使得石门城池更加坚固、凶险。

    其实,石城的构筑可以前推到汉朝的灵帝时,中郎将孟益镇守此塞期间,开山凿石,始建此城。

    从石城所处的地理上看,东靠九凤山,北连烟囱山,南临塔山;西望淋河,西北绕灅水,对于建虏骑兵来说,不是有利的战场。

    但对东江军来说,如果能提前赶至此地阻击建虏,使其不能接近京师,倒是更合适、更有利。

    反过来的话,郭大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想当然,是在纸上谈兵了。

    在石城的两侧山上藏兵,待建虏通过后,伏兵杀出,截掉建虏的尾巴,并将劫掠的百姓解救出来,这乍听象是个很好的策略。

    但既要隐蔽得好,不使建虏发现,还要迅猛出击,将建虏截成两段。更要在建虏的两面夹击下,巍然不动。

    郭大靖暗自摇了摇头,基本上否决了自己曾经以为很高明的作战计划。

    藏兵少了,不足以抵挡建虏的猛攻;留兵多了,又容易被建虏提前发现。要求高、变数大的作战计划,一个小意外就会导致全盘的失败。

    “集结主力,在遵化倚城列阵,切断其北退之路。”毛文龙把小红旗插到了遵化城的位置,朗声说道:“建虏冲击不动,就只能绕道蓟州、密云,由古北口出关。”

    即便不能堵住建虏的所有退路,郭大靖也不对蓟州、密云的明朝守军抱有希望,但建虏在遵化被击退,不得不绕道出关,就无法携带大量的财物和百姓。

    也就是说,郭大靖也没有彻底拦截、一举歼灭建虏的奢望。只要破坏建虏劫掠人口和钱财,就达到了此战的目的。

    如毛文龙所分析,建虏在遵化遇挫后,就剩下了向西绕道,经蓟州、密云走古北口出关了。

    向东是不可能的,那边是大海和山海关,建虏的脑子进水,才会选择从那里退出关墙。

    也就是说,遵化阻击成功的话,等于间接地保护了迁安、永平、滦州,丧失锐气的建虏哪还有心攻城拔寨,尽快出关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如果骑兵的数量够多,郭大靖觉得可以等建虏绕道出关的时候,他从大安口、喜峰口出关,在关外的草原再截击建虏。

    显然,从表面上看,困难很大,也有些冒险。因为粮草物资难以解决,但对于郭大靖来说,空间既是军火库,又是粮库。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