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帝国崛起在线阅读 - 第四百八十五章 融合

第四百八十五章 融合

    第四百八十五章融合

    荷兰人在台湾南部立足多年,败于郑芝龙之后,接受了以台湾为中转站的贸易模式。但是随着登州营在北部登6,移民筑堡之后,这种模式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前是海货到南部荷兰人的地盘上去交易,现在是大多数交易都在北部完成。

    生这样的变化,荷兰人很不满意。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多次就生意上的事情进行交涉无果。这种结果自然是不能接受的,荷兰人在整个世界都是老大,在遥远的中国能接受郑芝龙这样的存在方式就已经很委屈了。

    普特曼斯多次给东印度公司去信,陈述了目前的境况,认为中国人的做法,眼中的伤害了荷兰的贸易利益,希望引起注意。不过这个时候,荷兰的重心还是在欧洲和南非,没有余力顾及远东。这就是小国的悲哀了,人力和物力达到了极限,再想上升就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人海上力量大举云集大员,普特曼斯想不知道都很难了。短短一天之后,他就接到了消息,一个中国商人林亨万。当初郑芝龙与荷兰人和解,也是他在居中调停。做这个事情,跟利益有关系,林亨万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意。

    “泰西大船八十艘,每船有炮6o—8o门。郑芝龙等大员头面人物,全部都在码头上迎接。具体是哪位大人到了淡水,因为戒备森严,目前还不得而知。”林亨万多少有点同情的看着这个荷兰人,热遮兰这个地方,荷兰人还能存在多久,已经不好说了。

    “林。你判断,这个大明来的大人物,目的是什么?”普特曼斯声音都在抖了。这来的不是大明常见的那种小船,来的都是大家伙。淡水那边的船。普特曼斯可是见过的,而且还很清楚那边雇佣了不少葡萄牙人。他的直觉,这船是葡萄牙人帮忙制造的,但是也不能生产的这么快啊?这才几年的时间,从当初的小福船到现在,这都变成一支强大的舰队了。在大明的海域混了这么久,他还是第一次感觉到恐慌。

    别小看这支舰队,在欧洲未必算什么强大的舰队。但是其中折射出来的内涵很多。造船不单单是造船那么简单,涉及到的东西很多。其中钢铁产量,铸炮技术,造船技术,造船材料这些东西都得算进去。你把船造出来,你得有大炮吧?要造大炮,你得有钢铁吧?

    听说郑芝龙手里有大明产的大炮,他还派人去实地看过。那种12磅炮,无论是射程还是重量,都不比荷兰人造的差。甚至重量还比较轻一点。可想而知,大明这样一个大国,一旦开始进军大海。迸出来的能量根本就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可以比的。

    送走林亨万之后,普特曼斯立刻动手给印度写信,其中重点强调了一句:“大明的国家政策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正在向大海进军。这是一个大国,蕴含的资源和能量,远远不是荷兰可以比拟的。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来我们可能会输掉大员,甚至是巴达维亚。“

    普特曼斯给印度的信送出去之时。陈燮正在北部视察定居点。这一次来大员,至少在表面上。没有人能看出陈燮来此的真正用意。

    走在大员北部的田野上,这里曾经都是荒地。中国人对土地的执念,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真正用意上的大规模移民,不过是短短的三年多一点。但是现在看看这片定居点,坞堡建于一个山脚下,不远处就是开垦出来的农田。夏收已经结束,地里新插的秧苗绿意盎然,在风中摇摆起伏。一眼望去,这一片绿色一直延伸到远端的山脚下,延伸到大海的边缘。

    “都是上好的水田啊,这些年一共开荒六百万亩,百户人家一个坞堡,成年男女,都可以持枪。说起来,还得感谢老爷,送来的百姓都是寻常人家出身的,女子也都是大脚婆子,要是来个娇滴滴的小姐,在这个地界可不好活下去。”负责垦荒这一块的罗海清并不是登州人,而是崇祯三年春天,陈燮北上的时候救下来的一个南方的小生意人。当是他的生意算是破产了,赶上登州营要统计运输战利品,他站出来帮忙,被直接留下做了个小负责人。后来在军中,职务有所升迁,辽东移民的时候,他被选中负责一些事物。陈燮打败了郑芝龙,移民大员的时候,他被选中作为负责农业的官员。

    你要说修个要塞和道路之类的东西,几个葡萄牙人都能胜任,要说开荒种地,还得是中国人。陈燮听着他的介绍,在田间的小路上行走时不断的点头道:“辛苦了!”

    罗海清笑道:“辛苦也不算太辛苦,我要的做的事情其实就两个,一个是组织人手预防疟疾,一个在坞堡屯长的人选上多费点心思。其他的事情,组织百姓操练,那是额弘略在负责,组织修要塞,有方斯谷大人。运输和后勤保障,还有恭撒录大人。这几个番人,做事很尽心,对老爷的忠诚没得说。”

    陈燮不动声色的问:“探矿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跟土著的关系怎么处理的?”

    这个问题,还是方斯谷上前道:“回阁部大人,目前现了煤矿,其他的矿产还在探测中。土著的情况不好,打了很多次,他们死了一些人,我们也有些死伤。总体来说,现在本地的土著中的顽固部族,在我们严密的监督和防御之下,已经很难下山了。对待一些愿意跟我们来往的土著,则给于了很多优惠。食盐、铁器、日用品之类的贸易,我们都尽量做出一些让利的行为。目前,淡水河边上的一些土著,已经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圈子。”

    陈燮点点头,表示满意的态度。出门的时候,陈燮选择了简单的出行方式,而且是步行,带的近卫也都远远的跟着。三人前后在路上走,真不好看出来的是什么大人物。看见前面有个定居点,外头的路边居然有一个小集市,陈燮来的兴趣,笑道:“去看看。”

    定居点就在一个小山下面,三人一路走来,陈燮很仔细的看着脚下的道路。因为运输的关系,登州产的水泥这个东西,是不会用在道路上的。土路经过平整,用巨大的石碾子压实了。走在上面,还是比较平顺的。不过这种路一下雨就要命了,大员又是个多雨的地方,一场雨下来就是坑坑洼洼的很正常,道路需要经常的修补。

    仔细看的目的,还是在于看看这个的行政效率。修路这种事情,在登州是高度重视的事情,在大员现在看看,好像也是很重视的。道路上很少看见修补过的痕迹,偶尔才能看见新修补的地方,说明不是临时赶工的结果。

    居民点依山傍水,三米高的外墙可以有效的保护里面的居民,按说这个工程可不小,按照要求,不能仅仅是一百户人家居住就够了,还得考虑将来的展。

    “这墙花了不少功夫吧?”陈燮随口一问,方斯谷立刻操着有点怪,但是很流畅的官话道:“都是新来的移民修的,组建了一个工程队,专门负责建筑方面的事情。每一个新的定居点,原则上都是先修好坞堡,再进驻居民。这个工作,一开始就是这么规划的。在对付本地土著的过程中,这个坞堡挥了巨大的作用。”

    陈燮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这个坞堡,没有在说什么。继续往前走,路边的集市意外的热闹。做买卖的人都在路边摆摊,有大明人,也有本地人。陈燮不动声色的东张西望,路边的摊点上看见的货物很杂。一块兽皮铺在地上,兜售一些山货的,都是本地的土著。大明的生意人,则显得比较有组织,十几个摊位用板车为摊,上面摆着的商品也是五花八门。大的有铁锅、犁头,小的有针头线脑,还有专门出售食盐、糖的摊点。更有趣的是,一些卖各种点心的摊子。

    交易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货易货的形式,本地人难得有用钱的时候,看上什么,都是把手里的货物往摊位上一摆,兽皮、山货之类的东西,换取所需的物品。

    “这个集市,是自的还是特设的?”陈燮总算是走出了集市,紧张的一头是汗的韩山松了一口气。这里乱糟糟的,保卫工作很难搞的。陈燮倒是不在乎,他们在乎啊。

    “最初是有本地的土著来换一些食盐,后来坞堡的屯长来跟小的说这个事情,小的以为,这是一个促进本地人和移民之间关系的好手段,就在会上提了建议。现在这样的市场,在整个北部,一共有十个。主要是根据本地人的居住情况来考虑集市的规模。”罗海清不紧不慢的解释,陈燮点点头笑道:“这是个好办法,不过要我看啊,还可以考虑一下雇佣本地人为我们做事情。仅仅是贸易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接触,加快融合度。”(未完待续)r466

    ...

    百度搜索“”断刃天涯的帝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