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大明文魁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

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

    第二道题,必得其名。

    只有短短四字,换做一般对四书五经原文不熟的考生,连这一题出自哪里都不知道。

    必得其名,出自中庸第十七章!林延潮口里轻轻地念道。

    原文是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俸,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看着这一题,林延潮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一句话放在这一章里,是歌颂舜的孝道,大意是说如舜这般大德之人,必拥有与大德相应的地位,财富,名声,长寿。

    那‘必得其名’四字,就是说舜大德之下,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名声。

    这题不好做啊,这题截上又截下,他背过的小题里,没有这一道,以往所背的程文之中,倒是有,但是林延潮这一次要凭自己实力答题,自是不肯再照搬。

    用过去程墨上的题来答,虽是不算错,但不会取一个好名次。

    现在林延潮过府试已是**不离十了,眼下是要争取好的名次,所以必须自己答。

    林延潮参考了自己背过卷子里的破题,之后搁笔沉思,他眼下有足够的时间,因为别人要答三道题,自己只需两道就好了,所以丝毫不慌。

    必得其名,按照两句破题来说,要一句写上意,一句写下意。正破是上句破必得,下句破其名。

    正破有些难,反破容易些,上句破其名,下句破必得。这样就简单了,先因其名,而后必得,前因后果。

    林延潮当下写下‘圣人有誉于天下,理必可也’。圣人之所以誉满天下,这是理所当然的。

    破题可以了。下面起讲从破题一句发散,夫名者,名其德也,有大德矣,名安能去之?

    这大德是全篇之意,若是放在破题里讲。与‘必得其名’无关,就犯了‘连上’的错处了,主考官下面看都不用看,就可以将卷子丢掉了。

    所以大德,必须放在起讲里说,解答了破题里圣人为何名满天下?是圣人之所以誉满天下,因其美誉在圣人的大德,有大德的人,名声怎么会离他而去?

    写到这一句。林延潮不由感叹,圣人的教诲,实是很有教育意义。想到诗会上,读书人争相投诗,要将自己名气传出去,真该让他们好好写这篇文章,扪心自问一下。林延潮摇了摇头,将这点想法抛之脑后。自己继续专心答题。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破题,起讲后。就是文章的主体了,林延潮知道本府知府喜欢四六骈文,但这一篇文章若是再追求格式,文意就要差了三分了。林延潮取舍了一番,心想不能以辞害意,两者取舍还是文意最重要。

    所以这一篇文章。林延潮就没有拘泥骈文的格式。

    这时候云板响过,考生们可喝水上茅厕,林延潮只是专注于文章之中,没有在意。

    到了午时时候,云板一声响。几名书吏已是下来收第一题的答卷了。

    林延潮心知提坐堂号的考生,可以在午时前先写完首题,交给主考官,呈浏览一遍。这样做,当然是方便主考官有足够的时间,看这些考生的卷子,若放在统一交卷,那么主考官要在两天内看完九千张卷子,那时候看得有多认真,就可想而知了。

    这时林延潮第二题也写得差不多了,见书吏来收卷就交了第一题上去,待第二题写完后,拿着干粮吃了起来,并琢磨下一道五经题和最后的五言八韵诗。

    在公堂上,陈楠坐在椅上,拿起考生的卷子一篇一篇看了起来。

    按照科场重首题的惯例,陈楠若是满意的,就在首题上画一个圈,这差不多就算取中,通过府试概率很大了。划一个竖,就表示待定,至于划一个叉,就直接淘汰了。

    看了几十张卷子,陈楠不由摇了摇头,除了五六张卷子可以外,其他多是不合他的意。

    陈楠看了那五六张取中的卷子,如叶向高等人就不必说了,这些人名副其实,是有真才实学的。还有几篇什么闽县七杰,侯官五子,陈楠看了他们卷子却哭笑不得,在那怀疑,他们是怎么通过县试了。

    陈楠拿起下一张盖着堂字小戳的卷子,入目一行字,轻弃故旧,于义俭矣。

    嗯,破题道得好,小巧精致。

    而后文章看下去,竟是一手他最喜欢的四六骈文。

    陈楠精神一醒,将椅子拉近了一点。他直起身一面用手指叩着桌案,一面一字一句地默读文章,看完之后赞道:“此文词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读此文如读庾信的哀江南啊!”

    陈楠喝了一口龙井茶,心道,好文如好茶,一遍读完口中回甘。文章也是意味深长,理气辞三道兼具,这等好文,不取第一也难,我本以为天下读书人之钟秀都出在绍兴,苏杭,不料闽中也有这等才子,这文章究竟是谁写的?

    陈楠翻过卷子,一看名字,口里的茶竟差一点喷出,居然是他!

    陈楠揉了揉眼睛心想,是否我看错,或许前面几篇文章都写的太差了,这一对比下,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才胜人一筹。

    陈楠想了一阵后,又拿起方才那篇文章,重新再读一遍,不由仰天长叹,为何我还是觉得不错呢?莫非整日只读案牍公文,好文章看的少了?

    陈楠笔虚了一半,拿不定主意,对一旁张师爷挥挥手。

    张师爷来到一旁问道:“东翁有何吩咐?”

    陈楠道:“你也是取过秀才,算得精通文字,这一篇文章你拿去看看。”

    张师爷听了也是奇怪,有什么文章连两榜进士都为难呢?他当下从陈楠手中接过文章仔细读了起来,读完之后也是拍腿叫绝道:“东翁,这是好文章啊!即直抒胸臆,又格律严谨,在下以为……以为是好文章。”

    陈楠点点头道:“那你以为可以取第几?”

    “这我不敢说。”

    陈楠摇了摇头道:“你既不敢说,那请卢教谕过来。”

    不久一名五十多岁的老者走了过来,卢教谕是进士出身,饱读诗书,论博学二字在福州府内官吏之中,不出第二人。

    陈楠拿了两篇文章给卢教谕道:“你看看这第一篇文章如何?”

    卢教谕拿起来后,读了一篇道:“佳文,可取第一。”

    陈楠道:“第一篇是福清叶向高作的。”

    卢教谕道:“嗯,桂山先生之子,我听过,果真名副其实。”

    “还请卢教谕看下一篇。”

    卢教谕点点头又接下去看,半响后道:“府台大人,这一篇也是不错啊。”

    陈楠与张师爷互看了一眼。陈楠又问道:“卢教谕,这如何说?”(未完待续。。)幸福来敲门的大明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