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唐谋天下在线阅读 - 253 谋差事

253 谋差事

    李弘并未询问王方翼,对于自己一直把他放在西域征战部队的后方,是不是心里有些不情愿。

    而是在席间与王方翼跟李敬玄一直是相谈甚欢,王方翼则也是只字不提。

    不过倒是说起李弘在西域的功绩,他的脸上也是呈现了神采奕奕的神色,大有为之自傲的意思。

    对于接下来继续驻守玉门关,王方翼更是欣然领命,而与李敬玄同样被分化权利,搭配治理玉门关,他也未曾表现出丝毫的犹豫跟不满。

    玉门关已经不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因此,王方翼与李敬玄搭配治理,也不过是一时之间的权宜之计,等李弘回到长安,自然是还会有朝廷上的变动。

    但如今无论是王方翼还是李敬玄,或者现在坐镇安西四镇的将领,都毫无条件的服从李弘的任命,恐怕这也是因为李弘出征西域四年来,战果辉煌的原有。

    每个人都知道,特别是他们这些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知道李弘如今不光只是太子,而且还是户部尚书兼京兆府府尹兼安西都护府的大都护。

    而今又为大唐立下如此大功,既有镇压叛乱、又有开疆扩土,而且还有千里救援,如此功绩,如果是其他臣子,恐怕也得是位极人臣了吧。

    而现在,太子殿下已然担任如此多要职,如果要封赏,恐怕除了尚书令一职,已经没有可以封赏的了吧?

    除非是另一种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现在陛下禅位,当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让如今的太子殿下继承大统。

    但陛下如今不过四十有二,正是春秋鼎盛之年,虽然龙体欠安,一直伴随着一些小疾,但还不至于已经无力处理朝政,需立刻禅位。

    所以,没有大的意外的话,太子殿下将开天辟地的被任命为,因为先帝曾担任过尚书令,后来一直被搁置的尚书令一职了。

    而如果太子殿下被陛下被晋封为,统辖六部的尚书省尚书令的话,那就真的是一人之人万人之上。

    如此以来,非但可以帮着龙体欠安的陛下朝堂分忧,还能安抚太子殿下立下的硕硕功绩。

    而这也是这些西域文臣武将,如今为何会如此听从李弘安置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自然根源还在六部之首的尚书省尚书令上,但却不是与李弘有关,而是如今,朝臣已经有人在朝堂上提议,因太子殿下功劳过大,自当效仿先帝,而被任命为尚书令。

    没有人知道,这些朝臣是不是受太子指使,所以才在朝堂上如此建议。

    但有些人因为等李弘回到长安后,很有可能被任命为尚书令一事儿,已经兴高采烈的不行了,天天往大明宫里跑,希望能够在六部谋上一个差事儿。

    而最为乐此不疲,最想谋个差事来干干的,便是如今已经十六岁的沛王李贤。

    作为李治的第六个皇子,皇后武媚的第二个儿子,加上容貌俊秀、聪颖伶俐、举止端庄,也是深的当今陛下李治喜爱。

    虽然前两年与同胞弟弟英王李哲因为斗鸡一事儿,被御史弹劾,但李治在追究时,只是把做了斗鸡赋的王勃赶出了长安,对于这两兄弟,则是一点儿惩罚也没有。

    今日经李贤的求情,李治也已经松动,默然同意了李贤的请求,再次把原本上一世史书记载的,远离长安的王勃,召回了长安沛王的王府。

    沛王李贤想在六部谋个差事,言语之间甚是恳切,甚至拿出了李弘来作比喻,看着皇兄为大唐奔波征战,身为皇弟的自己深感惭愧,也想效仿之,从而为朝堂、为父皇分忧解难。

    非但如此,李贤还担心自己势单力薄,于是拉上比他小一岁的英王李哲,至于比他俩还小五六岁的李旦,还是算了吧。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那家伙现在每天还要宫女帮忙擦鼻涕呢,何况才十岁,想要谋个差事儿,根本不可能。并不是谁都能像李弘一样,在十岁就任尚书一职的。

    再者李弘那是太子,早晚要继承大统的,所以父皇在十岁之年,给予尚书一职,也是无可厚非。

    李哲除了玩儿,对于其他的事情,一向是听从别人的意见多,自己有主见的时候少,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会被冠以庸弱无能。

    所以看着李贤那兴奋的眼神,就当成了玩儿似的,兴奋的点着头,就跟着李贤进宫了。

    李治对于两人的孝心,自然是听的龙颜大悦,大呼:“朕得如此几子,大唐幸事啊。”

    但李治看着李贤跟李哲(李显,为了好一些区分,大大们别介意)两人脸上写满孝敬的表情,并未在第一时间同意,而是含笑说道:“有此孝心父皇已是满意,至于想要在六部谋个差事儿,容朕考虑考虑可否?”

    两人见有戏,于是点头如捣蒜,连忙谢父皇英明。

    李治在两人兴高采烈的离去后,也不忍拂了两位皇子的孝心,便命扬武去询问尚书省左右丞,张文瓘与赵仁本,是否有其可以担当的职位。

    志得意满、心满意足,憧憬着等李弘回来后,三兄弟齐心协力为他在朝堂上分忧解难的李治,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空中花园,今日将在那里跟皇后赏月。

    “今日朝堂之上有何盛事,看陛下龙颜喜悦,定是有得胜凯旋之事儿?”武媚刻意不去往李弘身上猜,那小兔崽子简直就是个磨人精,一个月的路程,走到现在还没有到达,成心不知道为娘的有多想他……想揍他!

    李治拂须而笑,神神秘秘的摇了摇头,便在宫女的侍候下先坐了下来。

    但好大一会儿的功夫,与武媚除了家长里短,谁家闺女可配的上皇家,知书达理、书香门第等等的琐事儿外,武媚竟然未再问他一句。

    憋不住的李治开始主动神秘起来,神秘的说道:“皇后你猜,今日朝堂之上,朕有何高兴之事儿?”

    “猜不到。”武媚冷冷的答道。

    李治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尴尬,向刚五岁的太平公主,他最喜欢的公主招招手。

    只见正在宫女的陪同下,往小脑门上插满了鲜花儿的太平,迈着小腿便跑了过来,临到跟前,突然定下脚步,学着宫女的样子给李治请安:“奴婢给陛下请安。”

    “哈哈……奴婢,你是公主,怎可称奴婢?”李治一把把太平公主揽进怀里,捏了捏那粉雕玉琢般的小脸蛋。

    这才对着皇后武媚说道:“下朝之后,贤儿跟哲儿来见朕了……。”

    “他俩过来干什么?”武媚奇怪的问道。

    这后宫之内,两人好几天没有来了,既然去见了陛下,那就应该也来后宫啊,但是武媚并没有见到,所以这才打断李治的话,奇怪又有些惊讶的问道。

    李治含笑摇头,满足的说道:“贤儿与哲儿虽然不如李弘那般文韬武略俱佳,但其孝心可是一点儿也属于李弘,如今两人年岁已大,看朕龙体欠安,处理起朝政颇为费力,今日前来,则是希望能够为朕分忧解难,希望能够效仿李弘,在六部之内谋个差事儿。”

    李治见武媚不说话,于是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太平公主,一边继续感叹道:“两个皇子自幼便得皇家礼仪之范,又受弘文馆教诲多年,聪明才智不亚于李弘,如今两人修书也已经好几部……。”

    “妾身不同意,妾身认为绝不可让他俩参与朝政,哪怕是在六部谋个小差事儿都不行。”武媚这次反常的跟李治唱反调,神情严肃,喃喃摇头说道。

    “皇后这是为何?朕的皇子为朕分忧,你想想,如果兄弟三人都在朝堂为朕分忧,而且他们之间向来和睦,如此传出去,岂不是一段佳话?当年父皇之事,岂不是更能够被天下百姓淡忘,而只记得朕之英明与韬略?”李治没想到武媚会第一时间就反对。

    但他自然也知道,武媚担心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皇家向来只有权利争夺,而无亲情所在。

    但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康,如果皇家皇子间也能和睦,这再次前往泰山封禅,祭天敬祖时,岂不是一段载入史册、为李家江山后世树立一个完全不同于父皇的和睦典范?

    何况,父皇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情势所逼,无论是皇爷爷还是两个皇叔,都有很大的责任。

    又岂能是父皇一人所为之?而父皇在玄武门之变后,一直努力想要实现的,不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事儿?

    如今有机会在自己手里,实现当年父皇的夙愿,岂能轻易错过?

    武媚盯着李治那探究的双眼,神情凝重而严肃,说道:“陛下切勿如此,就算是陛下有意为李贤跟李哲谋取差事,也需等李弘回来后,询问过……。”

    “此事不必多言,到底这皇位是朕的,还是他李弘的?朕还没死呢,怎么就开始想着把朕的皇位传给他李弘了?难道朕想要任命自己的皇子,还需要他太子殿下的同意不成?一派胡言。”李治突如其来,又在常理的生气,并没有让武媚诧异。青叶7的唐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