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在线阅读 - 第101章 拉拢,暗棋

第101章 拉拢,暗棋

    作为郑氏集团中的一员,郑彩是清楚郑家海军的实力的。

    水手五万余,大、小船只超过三千艘!

    称霸东南沿海没有敌手。

    基本垄断了对日本、荷兰、西班牙等诸国的通商渠道,每年获利上千万两,可谓富可敌国。

    有人、有船、有钱、有枪有炮,郑氏集团之强大,郑彩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曾有过目空一切的狂妄。

    但郑家海军,绝不会是许家庄的对手!

    双方一旦交战,郑家海军必败无疑,毫无获胜的可能!

    原因非常简单。

    比钱,许家庄的钱更多,是郑氏集团的十倍。

    比人,许家庄的人更强,组织程度更高,可轻松拉出一支十万人大军,战斗力更是恐怖。

    比船,这方面许家庄暂处于劣势,海港城的港口内,许家庄的船只不多,只有百十条渔船而已,且看不到一艘战船。

    但在武器方面,许家军装备的那种快枪快炮,不仅射速极快,威力也十分巨大,单凭着这些武器方面的优势,郑家海军前来攻打,也只会铩羽而归!

    不可能对海港城造成较大的威胁。

    而且如果激怒了许家庄,导致许家庄加大了海军建设的投入,再凭借许家庄人多、钱多以及建造效率高的优势,两三年内就能打造出一支强大舰队,届时郑家海军与郑氏集团,可就彻底完蛋了。

    “郑家舰队若来攻打海港城,不过是自寻死路,必须制止此事!”

    郑彩焦急的道。

    只是……

    他目前的身份,不过一丧失人身自由的战俘而已,哪有他插嘴说话的余地,有什么资格制止这件事?

    但他还是对蔡主管道:“在下愿书信一封,希望许家庄派人火速送到泉州,劝阻郑家舰队出兵,消弭这场战事!”

    这一刻,郑彩真没有为自己考虑的想法,他知道赎金没到位的下场,就是去山东挖矿一辈子,但他宁愿如此,也不希望郑氏集团与许家庄交恶,最后以郑氏集团被消灭而告终。

    “嗯~”

    郑彩的这种态度,让蔡主管点了点头,道:“既然你有这个心思,许家庄便给你一个机会,过来吧,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是!”

    郑彩点点头,跟在蔡主管的后面,走出战俘营,坐上一辆电动的三轮车,先驱车前往了海港城中——这种电动三轮的最大续航150公里(按载重多少,实际跑个80~120的样子),目前许家庄的保有量为1500辆,只有少数许家庄高层与一些重要的部门,才有资格分到一辆,故而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谁都渴望得到一辆,某些单位若是没一辆电动三轮,说话都要弱三分,在外面抬不起头,单位员工都会觉得没有前途,从而人心浮动。

    作为俘虏的郑彩,却幸运的获得了一次乘坐电动三轮的机会,虽然略有些摇晃,但比骑马乘船要强太多了,噪音小,速度更是能开到五六十码,一路风驰电掣中,只用了短短五分钟,便进入了海港城中。

    下了车,脚踩在坚实的地面上,郑彩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快,实在太快了,那些四通八达的马路,更是行军之利器,三日内汇聚十万大军没问题。”

    郑彩心里暗道,更看出了电动三轮 马路的军事价值。

    随后,他跟着蔡管事进了一栋造型庄肃的大楼,在里面弯弯绕绕走了不少的距离,这才进了一间位置隐秘的办公室中。

    见到一位坐在办公桌后,穿着一身灰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近视眼镜,模样三十来岁,面容阴沉不苟言笑,散发出一种让人感到压力的氛围,心理素质一般人,只是和他共处一室,便忍不住流了冷汗,若是再被他阴冷如毒蛇的目光盯两眼,心理防线弱的会当场崩溃。

    而把人送到后,蔡管事就退出办公室,关上门离开了。

    郑彩只得站在一旁半个小时,等办公桌后的这位神秘大人物,看完了手中的文字材料后。

    “自己找把椅子坐下吧。”

    他终于开口道:“郑彩,字羽公,福建南安人,父郑安,母李氏,天启五年随郑芝龙下海经商……”

    这人把材料放到一边,语速流利的,道出跟自己有关的诸多信息,纰漏一处极少,全部对应了真实的情况,甚至把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几件轶事,都讲述的清清楚楚,背诵如流。

    冷汗。

    饶是郑彩心理素质过硬,也忍不住一身冷汗,不得不站了起来,脸上满是警惕,眼底深处则是忌惮和恐惧。

    下马威。

    他明白这人是在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想让自己害怕与畏惧,偏偏他的目的成功的达到了,现在的郑彩,只觉得自己在这位神秘大人物面前,已经沦为了毫无秘密的透明人。将郑彩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过往、性格特点全部讲完之后,这位神秘大人物才做了个自我介绍道:“我姓章,叫章国岩,至于我是干什么的,你应该已经猜到了,我让人把你叫过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催促要那1万两的赎金,而是庄主大人告诉我,你能够给许家庄带来的价值,或许不止万两黄金,不知你自己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

    郑彩岂能听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招揽,许家庄似乎有招揽他之意,这让他三分欣喜七分抗拒,欣喜的是,自己能得到许家庄这样的强大势力看重,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抗拒则是,他不可能背叛郑氏集团。

    他拱手道:“多谢大人看中,不过在下的父母、妻子、朋友、族人都在福建,不可能投靠许家庄,与郑家为敌,陷父母亲族于危险境地,在下宁愿一死,也不做不忠不孝不义之徒!”他康慨凌然,表达出了自己的立场。

    “哈哈哈!”

    章国岩大笑了起来,道:“我喜欢你这样的骨气,若是贪生怕死、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反倒没兴趣招揽了,这第一关你算是过了。”

    “大人,我说过不会背叛郑家。”

    郑彩皱眉道,这位章大人难道听不懂他的话。

    “没让你背叛郑家,而是希望能有一位聪明有见识知大势之人,将郑家海军带上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别再自取灭亡与许家庄为敌,相反,还要建立稳固的合作,共同开拓海上之利益,为双方带来更多的财富与资源,而不是互相内耗,白白损失好不容易培养出的水手和船只。”

    章国岩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也是背后的庄主许远的目的。

    福建郑氏集团其实根本不足为虑!

    只要许家庄多往海上投入一些资源,顶多三四年时间,就能让郑氏集团彻底沦为历史。

    但这种做法很不明智,是弊大于利。

    因为海军不比陆军,培养的周期明显要长的多。

    一艘大型的船只至少要一年的建造时间。

    一名合格优秀的水手,至少要培养三到五年,不是随便从陆上拉一批人上船就行。

    许家庄的海洋战略发展到现在,近两年的时间,最大的成果是100艘不到的渔船,合格水手只有2000余人,至于海军的影子还没有看到。

    就算从现在开始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海洋战略,要想做到拥有大小船只三千艘,水手船员超过五万,跟福建郑芝龙郑家海军一样的规模,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根本办不到!

    哪怕许远疯狂的帮忙开挂也不行,无法大幅度的缩短这个周期。

    不过……若是能采取各种的手段和办法,将福建的郑家海军,控制在许家庄手中,把这股现成的海上势力给并吞掉!

    那无疑是走上了一条捷径,立刻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比自己从零开始的发展要好得多。

    只是郑家舰队那么强,凭什么受到许家庄的掌控?

    而郑芝龙的亲弟弟郑芝虎,就是死在72号庄园棱堡之下,被一枪爆了头,如此血海深仇,正是郑芝龙发了狂要报复的原因,至于郑彩,不过一侄子而已,死了就死了,反正这血仇一定要报,许家庄海港城,郑家舰队必前来摧毁!

    郑彩沉默了下来,陷入沉思的状态。

    他知道,以许家庄之强大,只要郑氏集团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一定能带来巨大的利益,好处远大于坏处。

    而他要是能得到许家庄的暗中支持,作为外部依靠,等他回到郑家舰队后,先收拢旧部,再拉拢他人,同时跟许家庄里应外合,久而久之,郑家舰队的统帅之位,说不定……

    想到这,郑彩眼中光亮明灭不定,心底滋生出了一种名叫野心的东西,毕竟只要有占据高位的可能和机会,谁愿意大丈夫郁郁久居人下?

    心动了。

    这一刻,对于章国岩的提议,他真的有点心动了,而且像是一颗小小的被点燃的火苗,触碰到野心这种燃料后,就熊熊燃烧一发不可收拾了。wap..OrG

    至于支撑他胸膛里那颗野心的,自然是许家庄的强大,以及他在许家庄亲眼见识到的一切,知道这是一股无敌的力量。

    但马上他又苦笑的道:“章大人,不是在下不愿配合,而是不可能做到啊,其一,郑志虎是郑芝龙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二人关系极好,不可能不为兄弟报仇,我就是回了福建,不被治一个保护主将不力之罪就不错了,不可能劝得住伯父。”

    “其二,上次兵败之后,郑家火器军近乎全军覆没,我手下空无一人,在福建那边的旧部并不多,顶多掌控三五条小船而已,郑家舰队三千条船,我要想尽数掌控,不过天荒夜谭,白日做梦而已,许家庄在怎么扶持我,也做不到的。”

    郑彩给出了两条理由,证明就算他甘愿充当许家庄的暗棋,也无法发挥出大的作用。

    因为海洋广阔,海浪无常,个人面对这样的环境非常无力,如果没有大批的水手,没有大型的船只,一切阴谋诡计都发挥不出作用,这里是只讲硬实力和拼硬件配置的竞争场所。

    “谁说空无一人的?”

    章国岩却道:“郑家火器军溃散后,我们收拢了俘虏一千三百多人,这些人没被安排在战俘营,全部上渔船帮忙捕鱼去了,他们这些人日子过的比普通战俘好多了,而这些人姑且算是你的旧部,日后可以为你驱使。”

    “另外,许家庄造船厂,第一艘新式的五千料蒸汽机货船(1000吨级),这两天就会下水了,我们会带你去这艘船上参观一二,等看完船后,是否愿意跟许家庄合作,你再告诉我吧。”

    听到有人,而且还有船!

    郑彩眼睛亮了,顿时无比期待起来。远明不渐的崇祯欠了我十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