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都市小说 - 富矿在线阅读 - 第799章 陕北油田的由来

第799章 陕北油田的由来

    “为什么不杀好再运?运活的路上不会饿瘦吗,不会死吗?”三姐的闺女文文一向细心。

    养殖场负责人虽然不认识这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女孩,但他知道这女孩是跟大老板一起来的。

    他不敢怠慢,连忙道,“根据我们的调查,消费者更青睐鲜肉,冷冻肉只占肉类销量的10%左右,而且价格比鲜肉便宜15%至30%,有时候能达到40%!另外就是国内的冷藏车数量太少,冷冻运输价格贵,算起来还是直接运输活牲畜更划算!”

    文文拿着纸和笔,边听边认真记录。

    今天要装载的牲畜,总计有近万头猪,上千头牛。

    一辆长度9.6米的货车,运输生猪可以分成3层,装载110头左右。

    运牛的话,只能分两层,装30几头。

    装载工作量非常大,工人们在每一辆车上都铺上厚厚的草帘子,在草帘子上浇透水。

    准备好的货车,车尾怼到一个水泥台前,有的轮不到水泥台,就使用带护栏的铁架子。

    牲畜赶过来之后,用带刺的小叉子戳牲畜的屁股,牲畜们就会自己走上车。

    一辆车装完,另一辆车接替。

    杨东升发现猪的嗓门虽然大,但其实很好装,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就一熘烟都上去了。

    牛虽然不怎么吭声,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但是装起来相当麻烦,往往要工人使劲扎才行。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惊呼声,好几个工人拼了命的奔跑,时不时还往背后看一眼,好象有怪物在追他们一样。

    很快就见一头脑袋纯白,长着一对尖锐犄角的公牛在几人背后穷追不舍。

    原来是一头公牛装车的时候发飙了。

    这批出栏的肉牛,采用了中国本土黄牛跟西门塔尔牛杂交。

    脑袋纯白色是杂交到第四代的典型特征。

    这种牛已经含有90%以上的西门塔尔牛基因,体型上比国产黄牛至少大两圈。

    就算普通公牛也有将近2000斤,奔跑起来的时候,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非常吓人。

    牛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一头牛发飙,立刻影响了整个装车的进度。

    一个雇来装牛的蒙古牧民见状,好象要给他们表演一番。

    他抓起一根麻绳,熟练的打了一个绳套,准备施展传统手艺套牛。

    牛确实是套着了,可是绳套刚套上牛脖子,那牛就冲着他过去了。

    吓的那蒙古汉子扔下绳子撒腿就跑,现场一阵鸡飞狗跳。

    这个养殖场的牛都是圈养的,没有牧牛犬。

    但是为了防备这些年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养了一些大狗。

    守卫养殖场的大狗见状冲上去,围着牛吼叫,但也不敢真的上前撕咬。

    杨东升他们站在护栏外,倒是不担心牛会冲撞他们。

    可是小老虎见状坐不住了,兴奋的爬到护栏上,挥舞着爪爪,“吼!吼……”

    “你给我下来!”周影一把抓住小老虎的衣服领子,把她拎了下来。

    生怕她兴奋过头,真跑过去给牛加油,被牛蹄子踩扁。

    最终还是好几个会套牛的一起出手,七八个套索一起扔上去,有的套住了牛蹄子,有的套住了牛角。

    十几个汉子一起用力,终于把这头公牛放倒在地,装车工作才得以继续进行。

    “咱们养的牛没有喂食牛下水之类的东西吧?”杨东升问。

    “没有,没有!”养殖场负责人连连摆手,“咱们国家的牛下水这么贵,谁舍得用牛下水喂牛?又不是英国!”

    天气炎热,这批牲畜主要发往华京、津门、大城山等市,一路过去要六百多公里。

    这个时代,马都还没有到华京的高速公路,要走十几二十个小时。

    东升食品的工作人员嘱咐货车司机要密切注意牲畜的状况,及时降温,以免牲畜中暑。

    看过装车,众人又去看了新品种肉牛的繁殖情况。

    这个基地养着从俄罗斯运来的一批雅库特牛,就像刘新宇说的那样,雅库特牛的毛确实很厚,即便是夏季。

    这种牛也确实体型不大,比杨东升小时候常见的黄牛,还要小一点,尤其是看惯了外面那些体重达2000斤的大家伙之后。

    养殖场刚刚繁育出了一批小牛犊,这些牛犊是杂交一代,带有一半雅库特牛的基因,看起来毛茸茸的。

    而且非常活泼爱动,跟大狗似的!

    孩子们又摸又抱,玩的很高兴。

    今天晚上,一行人就在这个养殖场留宿了。

    草原上手机信号不通,晚饭前,杨东升用养殖场的固定电话,跟办公室李主任了解了一下,最近两天的工作进展。

    其他的消息还罢了,最让杨东升高兴的是无人机货运机场,终于下来了。

    几天之后,东升矿业北方分公司的赵副总从陕省赶了过来,汇报了他最近的考察情况。

    其实新世纪之前,陕北油田就是个鸡肋。

    那时候的国际油价一直在每桶30美元以下,1998年前后,价格一度跌到每桶10美元以下。

    陕北虽然有油,但是油田渗透率太低。

    每口油井的产量,别说跟中东那些油田比,就算跟国内其他油田想比也大有不如。

    平均每口油井的产量,只有国内其他油井的七分之一。

    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家提出扶持陕北革命老区后。

    石油集团大手一挥,直接将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的勘探和开发权划给了陕省。

    还将大片地块划为了双方的共同勘探、开发区。

    于是陕北就出现了这么个全国几乎唯一一块,大规模交给地方开发的油田。

    拿到勘探和开发权之后,起初陕省是非常不情愿的。

    由于油田效益不好,陕省一度希望石油集团将陕北油田合并,但是石油集团哪里愿意重新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给拒绝了。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际油价轻松突破30美元一桶,今年年初更是突破了60美元一桶。

    石油集团原本看不上的这些低渗透油井,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石油集团试图整合陕北油田,但是陕省又不愿意了。

    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总是觉得累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