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大明帝师:我在皇城支教那些年在线阅读 - 第17章 气候还能影响朝代更迭?

第17章 气候还能影响朝代更迭?

    “可惜这里没有网络,毕竟现在很多古籍都已经完成电子化数据化了,要是在外界,你们查阅这些东西还是很方便的。”苏修远一脸惋惜的说道。

    朱棣心中了然,既然如此,正好自己命姚广孝等人修了永乐大典,收集的书不计其数。

    那就让这些人再关注一下对自然灾害的记录,到时候就能知道苏修远所说的这一套是否正确了。

    其实朱棣心中已经是信了九分的,但是身为帝王,并不能道听途说。

    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和尚等你回去之后好好的翻阅书籍,朕要你出一个结果!”朱棣低声命令道。

    姚广孝点点头,这也是他想做的事情。

    察觉到朱棣的疑惑,苏修远又解释道:“既然有寒冷期,那相对来说就会有温暖期。”

    “与寒冷期造就的王朝政权颠覆不同,温暖期则是会出现一个个的盛世。”

    朱高炽提笔奋笔疾书,一个字都不想错过。

    “有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温暖期,就是夏商周三代,在这三代里,华夏百姓其创造了令世界都震惊的黄河流域文明。”

    “第二个温暖期是在秦汉时期,那时候虽然各国都在变法图强,但秦国以其强于六国的国力,一统天下。虽然中间经历了起义与造反,但其灭亡根本原因是秦严厉的法度和六国余威犹在。”

    “战乱之后,西汉王朝重建了秩序,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武帝大一统的盛世,此时华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达到了古代王朝的第一个巅峰。”

    苏修远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一片寂静。

    “第三个温暖期为隋唐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隋唐时期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丰富,且这一时间水利事业发展迅速,农作物不断更新换代,这导致了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而这一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苏修远对此如数家珍。

    课堂上鸦雀无声,苏修远讲的这些是在场的任何人都不曾听过的。

    “所以这里面就蕴含了一个道理。”苏修远微笑道。

    “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之前被自己儿子抢先回答问题,朱高炽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先生,我以为您的意思是气候之事关乎国运,对于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我们要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听到朱高炽的话,苏修远不置可否。.

    “不仅仅是如此。”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要通过本质来分析现象。”

    “每当气候骤降的时候,那就会产生洪涝、干旱、蝗灾、雪灾等灾害,这就会造成大规模的饥荒。”

    “百姓食不果腹就只能落草为寇,揭竿起义,那中央政权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在国家稳定、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大一统王朝,都大体处于温暖期。而寒冷期则是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民族冲突不断、朝代更迭的不稳定时期。因此气候变化对古代政权更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绝了,姚广孝仿佛是醍醐灌顶。

    朱高燧忍不住说道:“先生,那这么说历代王朝的更迭都是因为气候?”

    苏修远摇摇头,“气候只是一个重要原因罢了。”

    “就比如秦朝灭亡,隋朝灭亡,元朝灭亡……这些王朝的灭亡,就与其制度、治理息息相关。”

    “一个庞大帝国的倒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背后会有无数千丝万缕的原因。”

    朱棣再度开口问道:“苏先生,若是大明有了您说的那番薯和土豆,那大明是不是就不会亡了?”

    朱高炽和姚广孝等人不解,什么是番薯和土豆?

    但苏修远还是摇了摇头,“我刚刚说过了,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不仅仅只是这一个问题。”

    “明朝末期就已经有了番薯和土豆,只是没有大规模推行罢了。”

    “相比于前代的寒冷期,明代所锐减的人口已经算是最少的了,这就是番薯和土豆的功劳。”

    “但就算是粮食充足,百姓能够吃饱了,可若是官府腐败不堪,欺压百姓,百姓忍受不住不也同样会揭竿而起?”

    这时候,小小的朱瞻基突然说道:“先生,这是不是就是孔圣人所说的,苛政猛于虎?”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苏修远喜欢朱瞻基,自然就是因为他头脑伶俐。

    “当年陈胜吴广被秦律所束缚,所以才有了,今亡亦死,举大计已死,等死死国可乎?并发出来了石破天惊的提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所以名篇里面说的更是有道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道异也。”

    听了这番话,朱棣悟了,朱棣彻底悟了。

    这仁义和知识,那都得拥有啊。

    皇帝没有文化,看来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那苏先生,怎么样才能让一个朝代永盛不衰?”朱瞻基稚嫩的话语再次响在了课堂上。

    朱棣决定要回去好好赏赐自己的长孙,简直是太善解人意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一下子就被他问出来了。

    “没有永盛不衰的王朝,也没有永恒不灭的政权。”

    “纵然是封建历史最悠久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八百年而亡。”苏修远悠悠道。

    八百年……

    朱棣觉得,这个记录还是可以破一破的。

    仿佛是知道学生们的心思一般,苏修远说道:“虽然看起来八百年已经够久了,但这个帝国长期处于分裂之中,八百年的历史一半都是名存实亡。”

    “他们的皇帝权力都比不得教皇,他们所施行的是选帝侯政策。”

    又怕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教皇的苏修远解释道:“教皇就是宗教的首领。”

    这时候朱棣心里平衡了:被宗教统治的国家,被教皇指挥的皇帝……

    就这?

    “他们并没有我华夏的凝聚力强大,我们华夏的封建王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对中央都是俯首帖耳,国家是完整的,统一的,而不是苟延残喘的。” 天禁杀的大明帝师:我在皇城支教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