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华族要统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 华族要统一

    以后的几天,许兴除了点卯,就是与孙修以文会友,谈的可是不亦乐乎。

    开始,只是在文墨之上。后来,越谈越深,谈到了五国共立,千年未有之变局方面。

    交谈中,许兴为孙修的大局观所惊叹。m.

    许兴在交谈中,只是站在南越国方面,为南越国能在这在大局中,能偏安一隅方面出谋划策。

    而孙修是站华族方面,以华族对匈族方面,大谈华匈世仇,为前陈朝的分裂所痛心疾首。

    谈着谈着,许兴觉得话题怎么有点歪楼了。我怎么和孙青一样,站在华族的方面,出谋划策了。可我是南越国的官员啊?

    许兴有点迷茫,你说他不对吧?他站在了族群的利益上,大公无私。

    你要是说他对吧?可他身为南越人,却吃里扒外,站在宁朝的利益上?

    现在华族三分,最有能力统一华族的国家就是宁朝。你说聚拢华族力量,以抗匈族。那意思不就是就说,让南越归顺于宁朝吗?

    许兴觉得头有点晕,“孙青,今天到此为止,和你一席话,深有感触,下次再谈”

    回到府后,许兴把从孙修听来的族群观点,仔细的又想了想,自从上古之时,当年的华章大陆分裂。

    最北方的部族最先被统一,他们自称匈族。开了南下。中原、南边部族却尚未统一,被匈族骑兵各个击破。

    那时,整个中原、南部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臣服的部落,上缴粮食,布匹,女人,被他们压榨。

    不臣服的部落,被一个接一个屠灭,只留下了女人,被他们蹂躏。

    终于,有一部落首领,名华,揭竿而起,带领着周边部落,反抗匈族的统治。

    经过三十年战争,匈族因为内乱,退回了北方。中原,南边部落深知统一,才能对抗匈族。

    于是,各部落会盟,各部族统一为华族。以华,为首领,共抗匈族。

    从那时候,匈族再也不能肆无忌惮的侵入中原,更别说南方了。

    经过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千年间,匈族的政权也换了好几个,华族的也换了好几个,但这种态势却保留下来。

    现在,情况却有所变化,华族已一分为三,军力大为削弱。匈族的凉朝,却蒸蒸日上,大有回到上古之势。

    所以,为了不使华族回到上古时期,任匈人宰割的境地,必先统一华族,共抗匈族。

    许兴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正确,但心中却有个疙瘩,为什么不能是南越统一华族?

    回头想想,摇了摇头,南越国主已时日无多,两位王子?哎!说老实话,撑不起大场面。

    大王子有点好大喜功,在南疆也有所作为。说出了,北伐宁朝,占领玉京城这等话。

    可他却不知,以南越的人口,财力,军力只能防守,想北伐?只要脱离绵江,水军,马上就会让宁朝骑兵包了饺子。

    至于二皇子,天天舞文弄墨,安于现状,南越在他手中,偏安一隅,有可能。但想一统中原,那是做梦。

    而宁皇,从继位之时,就打压世族,提拔寒门子弟,把权力一步一步收入手中。

    又通过林家谋反事件,收拢了军权。现在,宁朝上下一心,都在统一华族而努力。

    想到此处,许兴心中一动,这位孙青,按他的年纪,他怎么对世事有如此清晰的判断?

    而且,他言语中,都是想统一华族,难道他不是南越人,是宁朝人?

    他诗词才华,也是绝顶。和宁朝的乐安侯不相上下,年纪也差不多?难道他就是乐安侯?

    许兴摇摇头,不可能,乐安侯可是二品,深受宁皇重用,就是他愿意来这,宁皇会同意吗?

    不过,小心一点总是好的,于是,马上派人去了建昌州,去了解那个孙青的底细了。

    许兴的人刚一走,消息就已传到孙修那,“那边准备好的吗?”

    “请侯爷放心,那家人是我们的暗间,村里的人也买通了,再加上侯爷的指点,不会出毛病的。”

    过了些日子,那人回来了,“老爷,我回来了。”

    “事情怎么样了?”

    “那孙公子的父母是一名商人,在他们村,孙公子被人称为呆子,天天在家,很少出门,就是出门了,也很少说话。

    可有一天,突然在家大笑,还说什么,我悟了,我悟了,让左邻右舍吓了一大跳。

    后来,就说想去游学,他父母怕他在家憋坏了,就让他带着仆人,来到了国都。

    然后,我又把孙公子相貌说了一遍,他们说就是此人。”

    许兴听后,有点奇怪,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竟然能通晓天下事,这可能吗?

    那人又道:“老爷,我扮做商人,去他家打探,他家的书,整整放了两间房,足足有几千本之多。

    我故意说起孙公子之事,他父母对外面所说的,一脸不屑,只说自己的儿子只是不愿意炫耀罢了。”

    还拿出以往写的诗词给我看,这是他这几年作的诗。”

    “噢?拿来我看。”

    许兴看了,拍手叫好道:“好诗,好诗。这几首皆不在乐安侯的诗之下。”

    感慨过后,心想,看来,他不是乐安侯了,这些诗都能传世,要是乐安侯所作,肯定早已传遍天下。

    他肯定是从家中藏书中,悟到族群观,这些道理的,怪不得他说我悟到了,我悟到了。

    真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种人才,为什么不能为我南越所用?哎。

    在许兴的叹气声中,南越的走私又开始了,谍卫南越分舵因经费大增,拉拢了大量官员,水军将领。

    余公保为女色所迷,也是睁一只着眼,闭一只着眼。市面上的粮价又缓缓的降了下来。

    许兴也是忧虑,虽然他最近极力堵住走私的口子,但没有水军配合,是堵了这里,放开了那里。

    看来余公保也在这个市场上捞到了好处,就是国主配给我的铁甲军,也有人配合走私了。

    许兴知道,只要粮价继续跌,会让那些地方上豪绅不顾朝廷的禁令,纷纷改田种桑。

    三年过后,全国的粮食全部都要靠宁朝供应,到那时,人家都不用出兵攻打。只要粮食停止供应,然后派出兵马来接收就行了。观海的我是国舅,我想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