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少了一些名字

第三百五十六章 少了一些名字

    后世有一句话,名为“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洪武时期的山西大移民,始于洪洞大槐树。

    朱元璋的命令下来,山西官员根本就无法完成移民任务。

    安土重迁的百姓,谁都不愿背井离乡,任谁都清楚,既然是移民,移过去的地方不是人烟稀少,就是荆棘丛生,绝不可能是“塞上江南”。

    “既无室庐可居,又无亲戚可依”,是当时移民的艰辛与痛苦。

    杨腊月嘴角哆嗦着,自己的长子、次子都被强制带走,加入了浩荡、无法回头的移民大军,几年过去了,音讯全无。

    若不是身边还有一个儿子,加之左邻右舍帮衬,说不得杨腊月早就成了无人照料的孤魂野鬼。

    “当年朝廷迁民,下有明令,唯不迁洪洞,文书告示贴满山西,消息传遍四方,百姓中为不迁移,纷纷逃聚于洪洞。可谁知官员当即调动大军,围了洪洞,还言说,唯不迁洪洞是假,朝廷独迁洪洞方为真……”

    杨腊月恨极了朝廷。

    言而无信,狡诈欺民!

    一些人拖家带口,一些人扶老携幼,一些人独自上路,闻讯前来送别的父老乡亲痛哭不已。

    那一段时间,哭声数月不绝!

    杨腊月看着惊讶的杨元杰,说道:“朝廷官员不让谈论此事,但谁又不知其中龌龊?你若不信,可回去问问你的父母。依我看,朝廷任何话,都是不能信的。”

    杨元杰今年只有十五岁,几年前的移民他是知晓一些的,只不过朝廷的手段他并没听闻,没想到竟还有如此之事。

    若朝廷失信于民,那民又如何再次相信朝廷?

    洪洞大槐树见证了朝廷官员的无耻与阴险,也警示着后来人,不要轻易再相信朝廷。

    大明,京师。

    朱允炆坐在武英殿,不知道山西乡民的心思,只审视着舆图,思考着大局。

    移民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服从于大局,却是必须的。

    朱允炆习惯了皇上的角色,不再是斤斤计较于细微末节,而是更多从大局考虑。

    “皇上,这是吏部整理出来的任免名单。”

    双喜恭谨地递上一份文书。

    朱允炆打开文书看去,只见上面的名字密密麻麻,不由皱眉,道:“召吏部尚书蹇义。”

    蹇义知晓此文书递上去,皇上必定有召,便早早候在武英殿外,待听闻消息,便从容入殿行礼。

    朱允炆拿起手中的文书,问道:“这份名录,至少有七十人吧。”

    蹇义肃然道:“回皇上,合计七十六人。”

    朱允炆沉默了下,并没有说话。

    一次撤掉七十余官员,这在建文朝可还没有先例。

    “如此人事更迭,依据为何?”

    朱允炆询问道。

    蹇义沉声道:“全察!自去年秋日推行全察,至今已有半年,结合吏部、都察院审核,兼有东厂调查配合,证实这名单之中的官员,非是中饱私囊之辈,即是尸位素餐之流,当一律摘其官服官帽,按全察之策、律法追究。”

    朱允炆听闻是全察,了然地点了点头,不过扫了一眼名单,一大堆陌生的名字,竟没有一位尚书、侍郎、郎中。

    显然,全察再全也没全到“高级官员”身上去。

    “这份全察名录有问题。”

    朱允炆将文书折起,交给一旁的双喜,双喜递还给蹇义。

    蹇义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不知这名录有何问题,还请皇上示下。”

    朱允炆深深地看着蹇义,平静地说道:“这名录里面——少了一些名字。”

    蹇义惊愕不已。

    “整理过后,再呈报吧。”

    朱允炆抬了抬手,让蹇义退下。

    全察可是大明帝国官员审查的最高机制,如此机制运转了大半年,你告诉我连一个五品及以上官员的名字都没有?

    黑压压的官场什么时候洁白如雪过。

    蹇义回到吏部,脸色阴晴不定。

    左右侍郎卢义、毛泰亨上前询问,蹇义只面无表情地说道:“皇上说,这名录里少了一些名字。”

    卢义惊讶地问道:“大人,皇上说的是少了一些名字,而不是说人数少了?”

    毛泰亨也意识到问题所在。

    人数少了,加就是了,简单。

    可少了一些名字,那就麻烦多了。

    因为这需要吏部加一些名字上去,难就难在加谁。

    蹇义揣测圣意,分析道:“从这份名录来看,皇上对吏部全察不太满意。少了一些名字,说明我们还没有全察到位。”

    “可是全察是按照皇上的要求……”

    毛泰亨解释道。

    蹇义敲了敲桌案,看着毛泰亨,问道:“当真是按照皇上的要求吗?官官相护,彼此之间互评,不过流于形式,怕得罪人罢了。”

    卢义与毛泰亨没有说话。

    没错,无论是以前的京察还是现在的全察,都鲜有波及到朝廷高官,别说尚书一级,就是侍郎也很少会被撼动。

    不是他们没问题,而是能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你揭发我,我也可以揭发你,你赶走我的人,我哪一天也能把你的人赶走。

    要么相安无事,要么相互伤害。

    吏部虽然掌管着官员升迁与考功,可不意味着吏部的人端是铁饭碗,人家户部、兵部……也有给事中,也有人会说话,会骂人,会弹劾。

    招惹了其他部门,吏部官员未必好受。

    蹇义清楚厉害关系,沉默良久,才下定决心,严肃至极地说道:“吏部有察忠选能之职,若非良臣干吏,只留其饱食终日,无所作为,又有何用?备位充数,总会害了百姓!此事得罪人,那就让我蹇义来得罪吧。将全察文书中,干系郎中、侍郎、尚书,乃至内阁官员,悉数送我桌案!”

    都察院扩张监察御史,与各省地方暗战!那吏部为什么就不敢进一步,与朝廷重臣较劲?

    蹇义目光中带着决然之色,圣人之道,不就是教导我,为人要秉心正直,淳良笃实,裨益国家!

    既如此,那就为国家做些事吧。管你是郎中还是侍郎,尚书还是内阁大臣,只要有问题,吏部就应该指出来。

    虽然蹇义下定了决心,准备拉几个高官下台,但翻遍高官履历,却始终找不出来多少问题。经过了洪武年的血雨腥风,能活下来辅佐朱允炆的重臣,还真的找不出来几个贪污腐败的。

    事实上,此时的朝廷还算得上清明,老人不敢贪,新人刚来还没贪的基础。比如黄子澄、齐泰、卓敬、方孝孺、景清等,且不说能力如何,人品起码是没问题的,出了名的廉洁……

    吏部忙着挑刺,兵部忙着武举之事,户部忙着转运粮饷,刑部忙着审讯犯人,工部忙着会通河之事,就连礼部也没闲着。

    礼部侍郎陈性善对尚书陈迪提议道:“古有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各国,万邦来贺,成就汉唐伟业。今我朝欣欣向荣,宜派遣使臣,探访西域,引各国使臣前来。”

    黄冠对于陈性善的主张并不认可,担忧地看着陈迪。

    陈迪思索了下,说道:“眼下还不是再开丝绸之路的时候,听闻兵部消息,去年年末,亦力把里的黑的儿火者曾率部偷袭哈密,被哈密军士打败退走,之后不久,黑的儿火者便死在归途之中。而此时的亦力把里,又陷入了混乱之中,此时派遣使臣出使西域,极有可能会回不来。”

    黄冠听闻此消息不由有些惊讶,问道:“亦力把里乱了?朝廷为何不见任何动作,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也没传出什么消息来。”

    陈迪苦笑一声,道:“消息,你想要什么消息?亦力把里在西北极地,又有漠海作为天然屏障,纵我大军想要进入亦力把里,也不是容易之事。想要如汉唐威名,我大明王朝还需要付出更多。”

    相对于汉唐对西域的控制,大明存在着“先天性”不足,西汉与唐代京师是在长安,本就可以说是“西北”之地。

    可大明京师是南京,到长安还有两千多里路,隔着那么远想要控制西域,威震西域,有些痴人说梦。

    陈迪叹了一口气,担忧道:“五军都督府还有消息,言说在亦力把里的西面,帖木儿帝国虎视眈眈,有东征之意。若帖木儿率大军东进,我大明西北必会遭遇大战。”

    陈性善皱眉道:“如此的话,朝廷应早做打算才是。”

    陈迪端起茶碗,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具体如何我也不甚清楚,不过好像皇上笃定,帖木儿帝国在短时间内不会东进,还说帖木儿会先去收拾奥斯曼帝国,转过头来才可能东进……”

    陈性善与黄冠对视了一眼,连连摇头。

    大明对亦力把里的情报很少,对帖木儿帝国知晓的消息更少,如此少的信息,如何能笃定帖木儿先去打什么奥斯曼帝国,而不是趁着亦力把里大乱,穿行而过,发兵大明?

    相对于礼部官员,燕王朱棣明显对朱允炆的“预判”更为紧张与重视,甚至暗中安排人前往陕西,紧盯西域情报,以证实朱允炆的预判是真是假。

    “皇上竟笃定帖木儿不会先攻大明,这是天才的判断,还是狂傲的自大?”

    朱棣看着桌案上的西域舆图,脸色惊疑。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