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老谋深算杨士奇
书迷正在阅读:大梁贵婿、让你代管新兵连,全成特种兵了?、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王爷,王妃又恃宠而骄了、吕布的游戏、天罪:王牌执法者、穿越恶龙:开局国王献祭公主、篮坛科学家、白夜浮生录、诡秘如风,常伴吾身
连绵不断的雨,让整个南京城湿冷无比。 杨士奇抬脚迈入翰林院,在一间房屋的屋檐下收起油纸伞,跺了跺有些发凉的脚,掀开厚重的棉帘走入房间,对里面的方孝孺、李-志刚、姚广孝说道:“这天实在是冷,也不知几时能暖起来。” 李-志刚起身,拿了一个棉布包裹的铜质暖炉,递给杨士奇,道:“问过钦天监,他们说天象混沌,风云已是难测,只能等雨停了方可推演。” “雨停怕要等到开春,还用得他们?” 姚广孝盘着佛珠,平静地说道。 方孝孺带着温和的笑意,招呼杨士奇坐下,然后说道:“望朔晦弦之事,并非我等所虑。杨祭酒,开始吧。” 杨士奇点了点头,拿出了一把钥匙,将桌上的木匣打开,道:“国子监冬考结束,监生也休了长假,但这冬考试卷优劣如何评判,却需要慎重,有几篇文章杨某也无法列其高下,特来此请教二位。” 方孝孺与姚广孝有些惊讶,以杨士奇的才学功底,竟还有棘手的文章? 这倒要看看。 杨士奇将木匣中的八份试卷拿了出来,各分四份,分递方孝孺与姚广孝,道:“自国子监革新,各类学说成了监生课业,且朝廷已有明旨,将在明年会试中加入副课业之题,以遴选人才,由此,监生皆用心于副课,不敢懈怠。” 方孝孺捋了下胡须,低头审视着试卷,道:“监生用心修习,这是好事啊。” 杨士奇一脸苦涩,连连摇头。 姚广孝扫了几眼,笑道:“学识广博,跨越多类课业,监生思维也显跳跃、开阔,异于以往,便以这份试卷来说,这位监生提出治国之道,应改重农抑商之策,行农商并重之举,如此言论,可谓大胆至极啊,写这篇文章的是……骆冠英,这个名字……” “骆氏?” 原本想张口反驳的方孝孺,突然问道。 若在以往,并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小小的姓氏,可自从句容县郭、骆两家联合,大量为混凝土道路提供石灰之后,骆氏之名便广为人知。 当然,为民间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句容骆家,而是皇宫里的那一位淑妃骆颜儿。 杨士奇点了点头,不苟言笑地说道:“他是一位举人,新加入国子监的举监。对于他的其他身份并不需要顾虑,只是其言论,令人难断。” 方孝孺与姚广孝看着杨士奇,投以敬佩的目光。 杨士奇掌管国子监,可以说是不畏强权,不管监生的老子是知府还是布政使,哪怕是王爷,也一律按照国子监规矩办。 一视同仁,平等处置。 身份这玩意,进不了杨士奇管理的国子监,所有人就一个身份: 监生。 姚广孝仔细看着骆冠英的文章,字里行间颇有见地,论据论点明晰,可见其还是有些学问。 只是其观点,令人惊讶与后怕。 惊讶的是,骆冠英主张农商并重,见解新颖,目光独到。 后怕的是,农商并重的观点违背数千年来人们的认识,极容易遭遇抨击,乃至于成为无人认可的独-夫。 无论是在国子监还是在未来官场上,独-夫没有立足之地。 方孝孺接过姚广孝递过来的试卷,审视之后,面色严肃地说道:“商人四处游动,不事生产,却取巨利,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所得只是微利。自古以来,朝廷皆是重农抑商,以免流民成风。” “可眼下这少年之言,却将商人地位拔高,实在是令人匪夷。在我看来,无论何时,商业只能排在农业之后。原因很简单,没有商人,我们可以继续活下去,可若是没有了农民,谁来收种五谷?没有五谷,人会死,国会崩!” “商人,连百工都比不上,如何能比肩农民?士农工商,便是治国学问。这孩子太过狂傲了一些,怕是仗着身份,锐气逼人,张狂乱言,以求名声吧。” 姚广孝见方孝孺将骆冠英的文章贬得一无是处,便看了一眼杨士奇,果然,杨士奇的脸色有些难看。 方孝孺也不想一想,若是杨士奇不赞同这种观点,又岂会在数千试卷之中,单单挑选出来? 姚广孝看着方孝孺,平和地说道:“方学士所言在理,不过姚某认为,这一篇文章也有可取之处。” “呵,可取之处?” 方孝孺冷笑一声,面带不屑。 姚广孝也不介意,起身走到方孝孺面前,拿起骆冠英的试卷,说道:“句容乃困顿之地,百姓生存之道,皆仰天时。然自石灰窖、水泥窖兴建,水车连片,商贸昌盛,百姓所得渐丰,家有存余……” “想必大家也听闻过,句容五山一水四分田,那里人多地少,仅指望田地劳作所得,一年才得几何?可从句容开水泥商业以来,百姓有了银钱,还有了存余,若此事属实,就证明商业解决了农业没有解决的穷困问题,如何就不能比肩农业?” 杨士奇看着方孝孺,目光中充满了赞叹与感激,此人虽是和尚,却从不拘泥于古文经书,善于发现问题,也善于肯定问题,解决问题。 此人为朱允炆重视,经常被召议论国事,不是没有道理的。 方孝孺立场坚定,姚广孝也毫不退让,两人各持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可谁也说服不了谁。 方孝孺凭的是世俗观念,姚广孝凭的是一地经验,世俗观念驳不动,可一地经验也没错啊…… 杨士奇劝道:“两位大人莫要争执,若此事无法判定,便折中,给他个中平的评语吧。” “明显是劣迹行文,有违世俗,如何能给中平?必须下评。” 方孝孺喊道。 姚广孝一摔试卷,道:“如此见识,远超迂腐之辈,如何能委屈人才?当给上评!” 杨士奇无奈地看向李-志刚,李-志刚一摊手,也没了办法。 “要不我们看看其他试卷?” 杨士奇试图转移话题。 可方孝孺是一固执之人,姚广孝又颇为自负,都不肯在未分胜负之前罢手。 “你我再争下去也没个结果,不妨找皇上来评判,分个高下!” 方孝孺吹胡子瞪眼,气喘吁吁地拿起试卷道。 姚广孝佛珠乱颤,盘珠子都错了好多次了,面带愠色地喊道:“如你所愿!走!” 杨士奇一边递上雨伞,一边劝阻,送走了两位之后,回到房间里坐了下来,优哉游哉地倒了一杯茶,对一脸敬佩的李-志刚说道:“看吧,事情解决了。” 李-志刚揉了揉腮帮子,道:“祭酒大人,若是他们回味过来,发现是个计谋,我们国子监该如何收场……” “回味过来也无妨……” 杨士奇颇为得意地说道。 李-志刚有些不解地问道:“大人为何不直接将骆冠英的文章递上去,反而是费如此周折?” 杨士奇将其他试卷收了起来,然后上了锁,说道:“重农抑商,何为抑?抑者,古为印,即往下按,压制与控制之意,而非扼杀、踩踏。商有商的好处,若控制有法,未必不可造福一方,这句容不就是明证?” “皇上推行新商之策,解禁商人,看似增以重税,抑商明显,实则是为商开道。皇上重视商业,骆冠英所言必称其心意。若国子监递送上去,最多皇上一人知晓,给出评判。可若是由方孝孺、姚广孝两人递送上去,那知晓的人就多了……” 从翰林院到武英殿,可是有一段路,而这一段路上,经常有官员晃悠,一旦有人听到方孝孺、姚广孝争执不休,骆冠英的文章必会引起关注。 到时,一篇文章,满朝皆知。 李-志刚吞咽下口水,看着老谋深算的杨士奇,暗暗感叹:朝廷水真深,处处都有计谋啊…… “可是,若事情闹大了,骆冠英恐怕会受不少委屈,甚至连国子监……” 李-志刚有些担忧地说道。 杨士奇起身,拍了拍木匣,冷声道:“这点委屈都承受不住的话,日后如何入朝为官?国子监既然有勇气革新,就应该迎接风雨。” 武英殿。 朱允炆正在处理政务,批阅的奏折已累积成堆。 按照太祖定下来的规制,十二月中旬各地府衙会封印一个月,一些事务需提前处置妥当。 双喜双手捧着三本册子,递给朱允炆,道:“皇上,这是内监账册。” 朱允炆点了点头,继续批阅奏折,只轻轻说了声:“放一旁吧。” 前些日子,沿海各地与大明水师皆发来急报: 倭寇大规模入侵。 兵部与五军都督府下令各地卫所加强警备,李坚作为水师总兵,率十几艘大福船出了长江口,游弋东海。 朱允炆看着李坚的最新奏折,满是疑惑。 据李坚所言,倭寇大规模入侵并非属实,只能说是倭人大规模进入大明,很多倭人并不是贼寇,也没有携带武器,只是逃命的日本平民。 朱允炆犹豫良久,终狠心下写下了三个字: 遵前策! 所谓的遵前策,即遵循不让任何倭人进入大明的政策,擅闯者,驱离或灭杀!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