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一章 谨慎的发现了救民军的弱点

第三百八十一章 谨慎的发现了救民军的弱点

    别看楚行君臣整天大乾大乾的叫着,但是实际上大乾是什么个玩意,楚行比谁都清楚。

    这玩意在大明这个庞然大物面前,连个省还没出呢。

    现在之所以还可以勉强支撑,纯粹是楚行穷兵黩武的结果。

    但即便是楚行再穷兵黩武,挖掘青州府和莱州府的战争潜力,也无法供应这么多的军队。

    山东行省虽然富裕,但是真正富裕的确实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那三个府,青州府、莱州、登州现在不是后世的样子,相对比较贫瘠。

    人口总体算不上密集,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经济支出,最关键的是农业,盐碱地一大堆,匮乏的厉害。

    粮食不过是勉强可以自给自足而已,稍微遇上点小天灾,基本上就会发生饥荒。

    以大乾目前的国力来看,养兵数万,吃饭还好说,毕竟可以吃大户,这作为第一重要的战略资源,怎么也是勉强可以支撑的。

    但是救民军所需要的各种维持战争的战略物资,却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

    不管是铁、铜还是硝石、硫磺,甚至是制作军服军被的布匹都是无法自行满足,只能是依靠外购。

    哪怕是把整个青州府、莱州府都搜刮干净了,也是无法维持救民军的战争所需啊!

    目前来说,大乾王国养军,主要是依靠以战养战,通过战争所获得的诸多缴获,包括俘虏、冷兵器武器、火炮、火药、马匹以及粮草等等用来维持持续的扩张和作战。

    救民军用的大部分冷兵器,实际上都是缴获自明军的,自造的冷兵器其实并不多,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军官用指挥刀、刀盾兵用的腰刀上,像铁甲、弓箭、盾牌等等,其实都是缴获自明军的。

    而现在,救民军甚至连火炮都是大量使用缴获自明军的火炮了!

    如今的救民军里的炮兵部队有两种。

    一种是嫡属于卫所的炮兵队,一种是只属于大都督府作战室的炮兵队,厚着的重炮是无法缴获的,明军即便是打输了,也知道炸了,不留给大乾,只能自造。

    但是卫所的炮队,却是可以使用缴获自明军的火炮的,因为卫所炮队里的火炮按照标准配属的话,也是一百五十斤的散弹炮,但是工部下属的火炮作坊产量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正在快速扩张的救民军的火炮需求,很多卫所炮队都是无法获得足够数额的一百五十斤营炮的,只能是使用缴获自明军的火炮。wap.

    缴获自明军的火炮虽然口径和威力虽然会小了一些,但是挑选一些百斤左右的火炮也还是能够勉强使用的!

    怎么说呢,总比没有好不是!

    倒是明军的那些火铳,救民军试验过很多次,炸死自己的概率比较高,基本上都无法满足救民军的作战需求,都是当成废料回炉重铸了。

    这样的大乾王国,注定了只能是通过不断的对外扩张,通过扩张的模式来维持战争的,然而一旦被明军拖住打消耗战,哪怕是救民军战斗力再强悍,也支撑不起多长时间的战斗啊。

    毕竟这明军,背后可是一整个大明王朝啊,如果被他们困住了,他们就算是用人命堆也能够把大乾王国踏平了!

    更别说被拖入消耗战后,大乾王国无法通过扩张而获得大量战争物资和人口,是会越打越穷的。

    所以当李大虎说担心明军会死守莱州府,甚至避免和己方进行大决战的时候,楚行就有些担心了。

    消耗战是不可取的!

    这样一来的话,莱州府城那边的战事就必须更加谨慎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是把明军的主力挡在莱州府城之外,争取在野外打一场战略决战,最好是和王徐寨前所城战役一样的战役。

    就当楚行和李大虎他们担心着明军可能会和他们打消耗战的时候,实际上孙元化下属的明军那边也的确是有人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距离王徐寨前所城战役结束数天后,不论是漂洋过海的余大成,还是统帅登州府兵马的孙元化,都已经得知了明军在王徐寨前所的惨败情况。

    三万余大军在短短几日的时间内,彻底战败,只有部分兵马在狼狈逃窜。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论是余大成,还是孙元化,这两位大佬第一反应出奇的一致,二人不仅仅没有暴怒,反而陷入了沉思。

    然后就是召集幕僚,商议军情,讨论过往。

    而在商议了一番之后,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不是接下来这战斗该怎么打。

    而是救民军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因为大家都觉得侯世禄已经勉强算是二流名将了。

    首先侯世禄出身非常好,人家是榆林人,那是正儿八经军人世家云集的地方。

    其次,侯世禄是正儿八经不靠家族关系,一刀一枪杀到总兵这个位置的。

    在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人家率兵援助辽东,勇敢精悍之名,是被熊廷弼、袁应泰两代大佬都非常相中的。

    这还不算,在清河战役中,大军溃败,人家在极其劣势的情况下,还能逆转,杀出重围,当时喊出的口号是不抛弃,不放弃,士兵对他极其尊崇。

    天启六年,宁锦防线告急,在手头没有兵的情况下,侯世禄直接带着家丁冲到了前线,大杀特杀,陛下连山海关都交给他镇守。

    这真的是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大手子。

    从蒙古人到女真人,不知道多少人,对他恨之入骨。

    可就是这么一个军中宿将,竟然被一支山贼起义队伍打败了。

    而且这支山贼队伍,在不久之前,还刚刚击败了武之文、叶文豪部。

    余大成也好,孙元化也罢,能做到巡抚的位置上,起码都不是脑残。

    他们很清楚,如果说先前击溃了叶文豪、武之文,那是巧合,运气,老天爷瞎了眼,但是这一次呢?

    这一次,谁敢说下面巧合,余大成和孙元化一准儿合力砍了他们的脑袋。

    救民军既然能够接二连三,先后多次击溃官军,而且还是好几万的官军,你跟我说是巧合和运气?

    那我一刀砍了你,也只能怪你自己太倒霉了?

    这些救民军这么嚣张,肯定是有所依仗的,而且这个依仗让他们连战连捷,并且于和官军作战,甚至主动进攻官军的底气。

    如果想要顺利把这些救民军给剿灭了,就必须知道这些救民军到底依仗什么?然后才能够知道相应的克制办法。

    只要能够找到相应的克制方法,剿灭救民军就是手到擒来的事,而且还是轻而易举的,就和朝廷每年镇压的众多造反一样。

    双方讨论的时候,绝大部分都是一致认定,救民军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救民军的火器过于犀利。

    火炮、火铳、手榴弹等等都是战场上的大杀器,拥有这些大杀器的救民军才会这么嚣张。

    此外,他们还一致认为,不管是之前的青州府,还是侯世禄,他们都犯了一个相当致命的错误,那就是认为大明天下正统,天命所归,大兵一到,什么牛鬼蛇神,立刻灰飞烟灭。

    很多时候,高层虽然不愿意说,但是却在心底已经开始承认。

    那就是时代变了,大明不行了。

    搁在张居正在朝的时候,折腾一下子试一试?李如松派给狗腿子努尔哈哈,就能将楚行灭了。

    即便是到了天启朝,大明朝也是有一百种办法轻松灭了楚行。

    可如今真不行了。

    大明从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到蒙古、辽东、山东竟然乱成了一锅粥。

    所以现在大佬们都开始意识到,大明的本钱有限,都算计着打了。

    当初,叶文豪轻敌,说实话那真的是情有可原。

    多少年,大家剿匪都是这么过来的,救民军忽然冒头,大家都不了解,让他们逆袭了,很正常。

    毕竟大明又不是没吃过亏。

    但人家叶文豪吃亏过之后,就知道死守安丘县城了。

    那么后续的武之文和侯世禄的轻敌就有些不可原谅了。虽然侯世禄仗打的相对比较漂亮,发挥出来了大明的战斗力,但是他没有按照既定战略走,就是轻敌。

    要知道,杨肇基之子扬威,也不是弱者。

    可他们都打了败仗。

    第一次巨洋河之战,第二次巨洋河之战,都是轻敌冒进,最后导致了惨败。

    当然,余大成也好,孙元化也罢,都认为他们不可能犯下跟侯世禄、扬威他们一样的错误。

    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精神病人永远不觉得自己有精神病。

    所以在场的众人都是鄙夷着武之文他们,却是浑然不知道,他们在明明知道侯世禄都惨败了,他们还要继续剿灭救民军,其实也是一种轻敌的行为。

    如果他们真的足够谨慎的话,就应该沿用原先的战术。

    停下脚步,继续囤积兵力,汇集十几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接东西夹击,一次性毁灭救民军。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余大成加上孙元化,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的部队,还有大量的后续部队,正在集结和训练之中,他们觉得多两万人,就能比三万人打的好了么?

    不过也没有办法怪罪他们,实在是时局,朝廷,崇祯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

    而且身在时局之中,人是看不清楚真相的。

    所以他们自认为很谨慎,但是依旧朝着莱州府而去,甚至还打算着去青州府呢。渤海郡公的明末大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