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李二登基
李世民见陈长风这么大的反应, 很是不解:“昔日刘玄德得关张诸葛亮,食则同席,寝则同塌,如鱼得水!我也只是效仿古代先贤而已。” 陈长风急忙摆手:“大可不必,你我君臣心怀坦荡,何需搞那些花里胡哨。你要是困了,我给你安排房间就寝就是。” 李二大为不满,起身就走:“没人聊天,一个人睡有什么劲,走了。” 等李世民走后,陈长风朝他背影吐了口口水:“呸!什么玩意儿。老子小别胜新婚,你要给老子抵足长谈,没点眼力见儿。” 李秀宁大惊失色,双臂环胸:“夫君,你要干什么?” “嘿嘿……嘿嘿……” 定海上将军抱起燕王冲向了战场,一时间天昏地暗,两人杀得难解难分。 有诗为证: 干柴烈火汗如珠, 颠鸾倒凤体似酥。 翻云覆雨满室春, 夫妻小别胜新婚。 从此以后平阳公主和上将军过起了没羞没臊的性福生活,直到八月十八新皇登基,两人方才议和,签订停战条约,但边境上也偶有摩擦,进而引发小规模战争。 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 长安城, 李渊、李世民一身隆重的仪服带着李唐宗室及文武百官,包括陈长风李秀宁及一帮有官职在身的天凤府文武,前往宗庙拜祭了祖宗。再让太监宣读了罪己诏,并宣布立李世民为大唐皇帝,自己退居二线为太上皇。 祭告完宗庙,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朱雀广场。 李世民、李渊携手走上了登天台。 李渊像个死人一样杵在登天台上面,听着太监宣读他的禅让诏书,《神尧传位皇太子诏》: 乾道统天,文明於是驭历;大宝曰位,宸极所以居尊。在昔勋华,不昌厥绪,揖逊之礼,旁求历试。三代以降,天下为家,继体承基,裔嗣相袭。故能孝飨宗庙,卜世长远,贻庆後昆,克隆鼎祚。朕膺期受命,握图阐极,大拯横流,载宁区夏。然而昧旦丕显,日昃坐朝,驭朽兢怀,履冰在念,忧勤庶政,九载於兹。今英华已竭,耄期倦勤,久怀物表,高蹈风?。释累遗尘,有同脱屣,深求闲逸,用保休和。 皇太子世民,久叶祥符,夙彰奇表,天纵神武,智韫机深。自云雷缔构,霸业伊始,义旗之举,首创成规,京邑克平,莫非其力。乃皇极已建,天步犹艰,内发谋猷,外清氛祲。英图冠世,妙算穷神,伐暴除凶,无思不服。薛举负西戎之众,武周引北狄之兵,猬起蜂飞,假名窃号,元戎所指,折首倾巢。王世充藉府库之资,凭山河之固,信臣精卒,承闲守险;建德因之,同恶相济,金鼓才震,一纵两擒。师不逾俞时,戎衣大定,夷刘闼於赵魏,覆徐朗於谯兖。功格穹苍,德孚宇宙,雄才宏略,振古莫俦,造我大唐,系其是赖。既而居中作相,任隆列辟,百揆时总,三阶以平。地属元良,实维固本,万邦咸正,兆庶乐推。晷纬呈象,休徵允集,华夏载伫,讴颂知归。今传皇帝位於世民,所司备礼,以时册授。公卿百官,四方岳牧及长吏,下至士民,宜悉祗奉,以称朕意。 夫政惟通变,礼贵从宜;利在因民,义存适要。条章法度,不便於时者,随事改易,勿有疑滞。昔汉祖拨乱,身定大功,群臣推奉,光宅帝位,而事父资敬,五日一朝,备礼尊崇,号称太上。朕方游心恬淡,安神元默,无为拱揖,宪章往古,称谓之仪,一准汉代。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天下,咸使知闻。” 由于前面早就走过了三辞三受的流程,李世民也懒得假惺惺的再推辞三次。大大方方的接过了传位诏书,接过了礼官奉上的传国玉玺。 接着又让太监宣读了他的即位册文。 李二的即位册文晦涩难懂,听得陈长风昏昏欲睡。大概就是用古文狂吹了李二的一番丰功伟绩,得位正统。(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大唐诏令集》) 陈长风好不容易听完即位册文,跟着喊了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流程走得差不多了,拉着李秀宁就准备偷偷溜走。 这时太监宣读起了册封诏书,第一个名字就是陈长风! 这很不合礼仪和规矩,陈长风刚听到自己的名字,立刻出班道:“启奏陛下,这很不合规矩呀,您是把臣架在火上烤啊!” 李世民在台上坏笑:“上将军劳苦功高,理应第一个接受封赏!我想后宫、诸皇子、群臣都无异议。” 陈长风心中大骂李二,第一个封赏自己不说,竟然在这样大的场合与自己说话都不以朕自称,而是用我自称,这他妈不是在捧杀自己吗? 这时长孙无忌那个坏种带头奏道:“上将军功高盖世,理应在皇后、太子之前第一个接受封赏,臣等并无异议。” 陈长风急忙下跪道:“陛下折杀微臣了,微臣能有些许成就,全凭陛下英明领导,臣实不敢居功。” 李世民摆手:“哎也~~上将军休得过谦,若无上将军星夜驰援关内道,大败突厥梁师都三十万联军。我等安有今日之和平?若无上将军一战定乾坤,此时突厥恐怕已兵临长安城下,上将军休得再推辞。 来人宣旨。” 太监听命行事,念起了册封诏书,这诏书也有意思,只夸陈长风的功绩,不夸陈长风的品德。 太监最后念道:“特封陈长风为秦国公,世袭罔替冠军侯,食邑五千户。 任定海上将、尚书令、监察院副院长、工部尚书、领兵部左侍郎。 特赐陈长风假节钺、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钦此。” 陈长风心中大骂:“这他妈就是妥妥的捧杀!纯的,连掩饰都不掩饰那种。” 急忙抽出李秀宁的镇唐架在脖子上,大呼:“陛下既然要如此捧杀微臣,微臣只好以死明志!”当年若是的大唐:平阳公主,非我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