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共享精神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是潜邸从龙出身,跟着嘉靖皇帝从安陆兴王府过来的,这就是他能稳居太监圈子第一把交椅的最大本钱。 而秦太监是嘉靖皇帝上台后,亲自提拔起来的,但与张佐这些藩邸老人不是一伙的,更不是同路人。 当初秦太监想进司礼监,就是一直被张佐阻拦。 再后来秦太监干掉了前东厂提督毕太监并取而代之,又因为东厂职务,按惯例才能挂了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名号。 秦太监和张佐关系大抵就是这样,一号太监司礼监掌印和二号太监东厂提督互相看不对眼,这很有嘉靖朝特色,和首辅和次辅很少有真正和睦时候一个道理。 所以秦太监才能说出张佐想当“真宰相”这种话,真算是刻毒了,特别还是在皇帝面前说的。 虽然司礼监作为天子代表,参与进朝廷公务流程了,但司礼监与外朝各衙门很少有直接接触,主要打交道对象是内阁,称为“对柄机要”。 如果司礼监掌印太监掌管考成法,那就等于是把触手直接伸到外朝所有衙门了。 这样的话,司礼监特别是掌印太监“内外兼修”,既在中枢参与决策,又可以监管外朝部院,这权力不相当于“真宰相”又是什么? 翻翻历史书,拥有这种级别权力的内宦,大概也只有汉代与唐代了。 而且话又说回来,你司礼监掌印张佐跳出来考成法,又是什么居心?是不是想效仿汉唐? 这才是秦太监“内涵”张佐的恶毒所在,毕竟汉唐宦官都是行过废立之事的。 张佐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内涵,怒道:“那你东厂又意欲何为?都说你们东厂是皇上的爪牙耳目,莫非你秦太监不甘心只当爪牙耳目了?” 能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张佐当然不傻,刚才出面考成法,单纯只是为了拆东厂的台。 总不能看着东厂扩张而无所作为吧?万一秦太监真把考成法拿到手,那岂不就成为第一号太监了? 所以张太监必须要说话,必须旗帜鲜明的表现出态度,尤其是反对东厂的态度。 说秦太监不甘心只当爪牙耳目,恶毒程度比“真宰相”不遑多让。 爪牙耳目这种工具如果有了自主思想,那还是工具吗?还能被主人完全控制吗? 看着一号太监和二号太监之间唇枪舌剑了几個回合,大臣们忽然有点兴致勃勃的感觉。 平常太监活动范围大部分在宫里,与大臣交集并不算多,在朝会上太监一般也不会发言。 特别是太监可以出宫,但大臣却不能轻易进宫,所以大臣很难直接亲眼看到太监互相争斗的场面。 今天两名大太监的内讧,让不少大臣开了眼,不由得连连感慨,这太监互相攻讦起来,比文臣之间恶毒多了。 或许还要感谢一下秦中堂,让大家看了场好戏,窥测到太监是怎么内斗的。 想到这里时,有些心思比较灵敏的人就发现,秦中堂今天主持朝会——姑且算是主持吧,点名别人出来发言,都是很有技巧性的。 吏部尚书跳出来时,就点名政治野心比较大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发言;东厂跳出来时,就点名要压制东厂的司礼监掌印说话。 然后秦中堂在中间“引导了”几句,结果就吵得一地鸡毛了。 听着两大太监撕逼,嘉靖皇帝忍无可忍的呵斥道:“张佐秦福你们两个够了,都闭嘴退下!这是朝廷的事情,内监就不要多嘴了!” 从这两个人互相攻击话里,随便就能分析出,考成法给两人中的谁主持都不行。 因为这两人实权太大,职位又太敏感,距离皇位太近,再得到考成法就有失衡的危险,甚至能威胁到皇权。 所以在皇帝眼里,你们两个太监不要浪费时间,可以退场了,这里没有你们的事情! 秦太监暗骂几句,某位小兔崽子一点良心不也讲,让东厂占点便宜又怎么了? 也不想想,今天是谁给你制造了“一言堂”的机会! 再说刚才他秦太监之所以跳出来,那不是看到有大臣开始支持内阁严嵩,所以才跳出来吸引火力吗! 都是姓秦的,怎么一点默契都没有!你难道没有发现,只有东厂才能通过明争暗帮的阴阳手段,才能帮助你与内阁争权? 在这个问题上,皇帝的心思是变幻莫测的,别以为你秦中堂人多势众就能成功! 有的时候,人多势众、声势浩大反而是劣势,你那些党羽未必能发挥出作用! 简直就是猪一样的队友!不知好歹!看你秦中堂怎么与内阁争! 却说两个大太监先被秦中堂挑拨离间,又皇帝喝退后,大臣们的心思重新活跃起来了。 排除了外来的风险,肉又烂在锅里了,那么谁才能伸手从锅里捞肉? 在“主持朝会”位置上越发得心应手的秦中堂,气定神闲的开口道:“谁能告诉我,刚才诸君说到哪里了?” 便有人暗自吐槽,秦中堂是不是得了“健忘”的毛病?没多久之前的事情,这都想不起来了? 还没有坐上宰辅位置,先得了宰辅“难得糊涂”的病! 大部分人都很谨慎的装聋作哑,毕竟秦中堂已经在朝六年了,喜欢钓鱼这个习性,已经广为人所熟知。 焉知这句明知故问,不会是鱼饵? 秦德威见状,心里不由得再次感叹,钓鱼真的越来越难了。 但终究不乏“大聪明”,开口答道:“刚才已经说到,如果吏部和都察院皆不合适,考成法不妨交由内阁主持施行!” 秦德威又笑嘻嘻的问道:“那么是谁提议的?我想不起来了。” “大聪明”也不禁愕然,难道你秦中堂连这都忘了? 不就是原左都御史屠侨和原吏部天官许瓒吵架,然后屠侨发现吵不过老官僚许瓒后,就主动果断转进,转而提议支持内阁吗? 再说,屠侨这个“原左都御史”能获得发言机会,还是因为被你秦中堂点名!你秦中堂怎么能自己都忘了? 从其中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就连“大聪明”也不敢随便答话了。 在朝堂上说事或许可以随便说,但随便说人就是很危险的行为。 在沉寂中,忽然有人开口答道:“就是屠总宪提议的,你秦板桥莫非真记不起了?” 众人循声望去,答话的人却是原吏部天官许瓒!顾不上揣测许瓒的心思,众人又连忙去看秦德威的反应。 只见秦中堂还是笑容可掬的模样,对屠侨说:“屠总宪!我再给你一次组织语言的机会。” 屠侨预感有些不妙,但当中说出去的话,不可能随便收回来修改。 再说他也不觉得这有多大问题,难道必须支持你秦德威才行?难道你秦德威不知道什么叫言路畅通吗? 大明朝廷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就是言路畅通啊! 见屠总宪执迷不悟,众人又做好了迎接秦氏疾风暴雨的心理准备。 说实话,秦德威今天的“温文尔雅”让很多人渐渐的感到不习惯了。 又听到秦中堂不疾不徐的对屠侨说:“昔年太祖高皇帝废除丞相后,曾有诏令再敢言恢复丞相者斩,敢称赞大臣德政者斩。 如果你提议让内阁主持考成法,会不会让世人误会,你别有居心啊?” 屠侨:“......” 这两件事,扯得上关系吗? 秦中堂便稍稍解读了一下:“内阁辅臣本就是执政了,再握有考成法,通过六科直接监管百官和各衙门,就更权重了。 仔细想想,这样的加权后的内阁比丞相又差多少? 所以提议内阁管考成法,与复立丞相和称赞大臣德政没有本质区别,很可能就是殊途同归啊。 虽然明面上没有复丞相之职,实际上却是复丞相之权。” 众人:“......” 你秦中堂这个解读,还能更生硬点吗?你不能因为现在是“一言堂”,就这样滥用话语权啊! 最后秦中堂语重心长的说:“何况屠总宪你身为原都察院之首,职责本该是统领御史监察百官纠劾风气,但你却主张给内阁加权,这实在有些不合体面。 你屠总宪去年才入朝,很多时候经验不足导致考虑不周。若不听我这种老人之言,吃亏就在眼前啊。 听我一句劝,你对此要慎重三思,再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可好?“ 听到最后这段,很多人忽然又感觉,秦中堂前面的解读又不那么生硬了。 其实屠侨的心思,有些人也明了,可能是指望严阁老拿到考成法权力后,分点职责给都察院。 毕竟内阁大佬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分出一部分具体工作给都察院,也是很顺理成章的。 应该说,想争权是人之常情,屠侨的言行从官场逻辑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真架不住“一言堂”的秦中堂的魔鬼解读啊! 本想看笑话的秦太监,忽然感觉自己可能是个多余的?秦德威可能根本不要什么队友? 直接搞出今天“一言堂”的秦太监,初衷只是想着,让秦德威能站在一个有利的位置上,无论形势怎么变幻,都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但没想到,秦德威还藏着“考成法”这样的思路,借着“一言堂”机会就开始兴风作浪。 目前看来,吏部不行,都察院不行,内阁不行,东厂不行,司礼监也不行! 假如采用排除法来做决策,到底是哪里才行? 秦德威友好的劝退了原左都御史屠总宪,又顾左右而道:“考成法事关重大,不可轻忽,诸君尽可畅所欲言!” 这会真冷场了,真没有“大聪明”了。 但嘉靖皇帝开口了,对秦德威质问道:“若都按你的心思,朕也别无选择,莫非只有军机处才行了?” 秦德威连忙朝向皇帝,不假思索的奏道道:“若说只有军机处,倒也不是!” 嘉靖皇帝显然不信,又喝道:“那你又是何意?难不成还有更合适的?” 秦德威奏对道:“臣所构想的是,各衙门呈交的底册放在军机处,每月核对一次,每年总核一次。 然后每次的稽核结果,都由军机处报给内阁,由内阁进行处置!” 殿内众人听到这里时,齐齐诧异不已,难道秦德威今天真改性了?竟然懂得分权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共享精神? 还以为你秦中堂打算让军机处独占考成法,结果竟然拉上了内阁一起。从历史经验来看,不会有这么好心吧?难道还是鱼饵? 嘉靖皇帝也是有点错愕,好像自己又错怪了秦德威? 但嘉靖皇帝细想后,感觉这个构想没什么毛病,也很对自己的口味,就下旨道: “就按秦德威所献方略执行!军机处收取底册并负责总核,内阁负责对结果处置!” 然后又指着那一堆辞官奏疏道:“等各官先交上考成底册后,再由秦德威批答奏疏!” 说完了后,疲惫不堪的嘉靖皇帝没有再停留,直接起身走人了。 众人正要散去,忽然秦中堂高声道:“诸君慢着!关于考成法,我再讲一刻钟!” 众人一起叹气,但又不敢不听,辞官奏疏还在秦德威那里呢! 秦德威又清了清嗓子后说:“交上来的考成底册所列事项,第一要有本衙门或者本部门当前正在做的事务,以及该事务的进度和未来期限! 第二要有今年计划开始的事务,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规划本年的事务还不晚!同样要有进度规划和期限!” 最后秦德威总结道:“望诸君认真对待考成法,不要掉以轻心! 若有瞒报或者因为渎职不能按期完成,又被军机处核查出来,就按照陛下旨意,交给内阁严惩不贷的发落!” 默不作声的严阁老听到这里,突然醒悟了! 核查结果是你们军机处定的,但具体惩罚却由内阁来作出! 应该处置谁,你们军机处说了算,但坏人让内阁来当! 也就是说,在考成法问题上,你们军机处负责决策,内阁负责执行? 内阁这踏马的不就成了你们军机处的工具了? 秦德威的夺权思路看起来不难,但为什么总是慢一步才想到!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