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大明小学生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住手!

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住手!

    南方渐渐开始热起来的五月,北国还是那么凉爽。

    按道理说,秦德威在辽东广宁城见到父亲后,就算是完成了探亲任务,可以考虑回程的事情了。

    但是秦德威对辽东改革试点工作过度热心,想着“扶上马送一程”,指导一下巡按御史曾老爷的工作。

    于是就在广宁城多呆了几天,在挨打的边缘疯狂试探。

    与此同时,秦德威也跟着李小娘子练了练骑射功夫。

    虽然号称读书人,但他毕竟是个少年男儿,对各种运动项目还是有着浓厚兴趣的。

    想想在五百年后,马术都是贵族运动,而现在,广宁城内外上千军马随便自己挑。

    五月下旬,秦德威感到曾后爹的忍耐可能逼近了极限,再“指导”下去真有可能挨打,便提出告辞回京师。

    临走前,秦德威就询问了一下亲事问题。

    曾后爹就嘱咐道:“徐家大姐儿是个贤妻良母,成亲自然是极好的。但十一月时,我将任满回京师接受考察。

    你回去问问徐家大姐儿,如果她愿意等半年,就等我回京师后成亲。如果她想早些成亲,就不用管我了。

    她多年来对你助益极大,一切任凭她自愿,你不可辜负了她。”

    趁着还没到酷暑,秦德威在一个清晨,躲开李小娘子,偷偷的从广宁城出发了。

    对于这段感情的未来,秦德威也头疼。

    如果半年后李成梁他爹刷够了功劳,跟着曾后爹来京师办袭官手续,而李小娘子又真的跟着过来,那更头疼。

    但那也是半年后的事情了,目前先不想了。

    六月初的时候,秦德威回到了京师。

    先问过徐妙璇意见,她愿意让婚事尽善尽美,男方父母都在场,所以就等曾后爹回来再办婚礼。

    都等了四年了,也不差再多等半年。

    不过秦德威这次再回京师,虽然只是时隔两个月,但朝堂有点物是人非之感。

    走之前,首辅是张孚敬、次辅是方献夫;再回来,都没了!

    走之前,管部兵部尚书、总督京营是汪鋐;再回来,也没了!

    现在内阁有两个人,原排名第三、低调老好人李时充任首辅;

    资历更老但却没什么人缘的翟銮继续当大学士,或者叫次辅也无所谓,反正内阁就两个人。

    关于内阁人数,其实并没有一定之规。一个人能顶得住,五个人也不嫌多。

    一般情况下三人为佳,算是比较常见的、标准化的人数。

    但两个人也足够用了,嘉靖皇帝好像暂时没有增加人数的想法。

    所以夏师傅心里再痒痒,也只能先痒痒着。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等着吧!

    另外汪鋐致仕后,手里职务一分为二,兵部侍郎、宣大总督张瓒回京,出任掌管兵部事务的坐堂兵部尚书。

    至于总督京营差事则交给了王廷相,于是王廷相的职务全称看着也奇葩起来了。

    为:刑部尚书(坐堂),兼兵部尚书(虚衔)、提督京师十二团营。

    但王廷相这个兵部尚书是为了搭配提督十二团营加的虚衔,并不管兵部事务。

    他实际管的还是刑部,只是新加了京营。

    谷大明官制就是这样,一个部可能有好多尚书和侍郎,但大部分都是虚衔,具体干什么看差遣。

    对王廷相老大人这样的事业型官员,天子将总督京营的重任交到自己手里,那当然是意气风发了。

    秦德威回京后,按关系远近逐个拜访相熟的老前辈,并送上来自辽东的土特产。

    第一个是张学士张老师,第二个就是王廷相了。

    “没想到陛下对老夫如此信重,不但加了京营重任,还没有免去刑部官职,如此殊遇,粉身碎骨也难报君恩之万一啊。”王廷相有一点点小得瑟的说。

    其实在官场上,看着奇葩的官职往往也是特殊荣耀,一人兼领两部尚书确实也是值得夸耀。

    秦德威端着茶盅直撇嘴,一脸不以为然的模样。

    王廷相就质问道:“你那是什么表情?”

    秦德威答道:“老大人你怎么没去当那个管部务的坐堂兵部尚书?只总督京营有什么意思。”

    王廷相感觉自己被小瞧了,不忿的说:“总督京营也是至关重要的职务!”

    秦德威又说:“我的意思是,新掌部务的兵部尚书张瓒就是个垃圾啊,我替老大人你感到不平。”

    就目前秦德威接触到的大臣,甭管是敌是友,大多数还是稍微要点脸的,但这个张瓒就属于那种完全不要脸的。

    不要脸到身为一个文臣总督去巴结武定侯郭勋......

    在历史上,这位张瓒当了七年兵部尚书,贪财受贿无所不为,嘉靖朝边事就是从此人手里开始败坏的。

    王廷相听到秦德威嘴里又是垃圾话,不愿再多说这个张瓒,就改口道:“你回来后,述职考察的事情开始办了吗?”

    秦德威很迷茫:“考察?谁考察我?”

    王廷相顿时气笑了:“你当了钦差,结束差事回京,按制度当然要接受考察!”

    但他笑完就发现,对秦德威差事的考察,从制度上确实挺让人迷惑。

    比如说一个普通钦差,一般是挂都察院官衔。办完差事后当然是回都察院交还关防,并述职和接受都察院考察。

    可秦德威是因为事态紧急,临时以翰林官直接当钦差,那么结束后谁来负责考察?

    在清贵的翰林院,有这种考察官员平乱工作的业务吗?至于其他衙门,谁又有资格考察翰苑词臣?

    王廷相稍加思索后得出一个答案:“看来只有内阁了。”

    这并不是因为内阁地位高,而是内阁与翰林院理论上是一个系统的,内阁源流就是从翰林院分支出来的,从制度上说不算外人。

    所以秦德威这种文艺钦差,只能让内阁考察了。别处都不合适,太坏规矩。

    想到这里,王廷相突然幸灾乐祸起来:“看来你要落到翟阁老手里了!”

    现在内阁就两个人,首辅李时和大学士翟銮。就考察秦德威这点破事,总不能真吃饱撑着让首辅来出面,那就只能是翟銮了。

    至于翟阁老与秦德威的恩怨,一句话概括就是,两年前翟阁老拉拢嘉靖八才子扩张势力被秦德威搅黄了。

    看王廷相这模样,秦德威不屑地说:“有什么可怕的?翟阁老在内阁时间有多久还不一定呢。”

    王廷相忽然大惊失色:“你住口!”

    秦德威很懂,点头道:“对,祸从口出,我不说了!”

    王廷相感觉自己说的不对,又叫道:“不是住口,是住手!刚走了两个大学士,你别再折腾了!”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