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我不认识这个世界的神霄派,只是认识林灵素罢了
书迷正在阅读:阿兹特克的永生者、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小学生、重生乾隆朝当皇帝、大太监、大明:长相凶残的我竟然是皇子!、南宋末年特种兵、从土木之变开始模拟天下、三国之大汉再起、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这小龟灵性最强?” 李彦有些诧异,想到了龙王身边的龟丞相。 龙王龟相,是神话故事里的经典组合了,龟丞相往往也是总管龙宫内外事务,在水族里面地位极高。 当然,不是看到一只龟,就是龟丞相的,李彦念头一动,金丝延伸,朝着小龟探去。 随着丝线接近,四周的鱼虾一无所觉,依旧在追逐着丹药和灵气,那小龟也是静静游着,然后被绑住。 哗啦! 随着水面破开,陶隐露出好奇之色,然后就颇有些失望地发现,一只巴掌大小,平平无奇的乌龟被提了上来。 他再仔细打量了一番,用法力和妖气感应后,做出判断:“这不是水族吧?” 广义上来说,水里的生物都是水族,但实际上还是有区别的,水族是有智慧灵性的种族,并非那种被凡人渔夫捕捞的鱼虾,而从这小龟的体型和外表看来,更像是普通的海洋生物。 “有意思!” 李彦刚刚使用神禁之法进行筛选,还有唯识劲第六感的感应,等到当面来看,这龟儿反倒变得普普通通,趴在手上,慢吞吞地转动着脑袋。 他反倒有了兴趣,从腰间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葫芦,倒出一粒丹药来。 陶隐侧目,因为这丹药表象极佳,圆融无暇,一看就是上品,却闻不到丝毫丹气,在如今的丹药品鉴上,却是次品。 李彦知道他的疑惑,解释道:“丹气本不该外泄,外泄会导致药力下降,但凡事都要看外界环境,若我所料不差,这是天地异变后,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丹药炼制的过程中,汲取天地元力,又不如人体那般会分辨毒害,天地污浊后,如果还用原本的炼丹手法,难免炼出表面完美,内蕴污浊的毒丹,一旦服用,后患无穷。” “所以炼丹手法经历了一次变革改进,将外泄丹气的丹药当作合格品,这样固然浪费了药效,却能有效地分辨丹药是否藏毒,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陶隐恍然:“原来如此!” 李彦顺口问道:“你的炼丹术也是不俗,到现在还没有回忆起来么?” 陶隐皱眉道:“确实奇怪,从小到大的事情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但就是不会炼丹了,忘得一干二净……” 李彦目光微动,手掌上则传来爬动的触感。 小龟慢吞吞地逼近灵丹,伸出脑袋不断在上面摩擦,瞧那模样恨不得一口吞下去,但显然不具备以蛇吞象的能力,只能靠在丹药上,嗅来嗅去。 李彦瞥了眼它的动作,任由在手心上折腾,再问道:“陶世恩那边认为龙王托梦是真,接下来准备如何?” 陶隐哼了声:“他们都准备探索龙宫,在勤修避水诀了……” 李彦目光一动:“避水诀,这门法咒确实重要。” 避水诀和避火诀在这个世界都很重要,属于出入水火之地的基本门槛,掌握了也不见得能自如行动,比如悟空,水中交战向来是其弱点,“我须要捻着避水诀,或者变化甚么鱼蟹之形才去得,若是那般捻诀,却轮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 这也是为什么牛魔王的坐骑叫辟水金睛兽,特意把辟水两个字摆在面前,这项本事是很有用的,坐骑上天入地,下海行江,正是其职责。 李彦不会避水诀,出海时同样是一个不小的弊端,听说正一道准备充分时,自然关注起来。 陶隐得了提醒,突然觉得自己只骑鹤,实在浪费:“正一道这些法咒符箓确实齐备,我早该让陶世恩交一篇完整的出来啊!” 李彦道:“注意分寸。” 陶隐的语气自信满满:“底线都是逐步被突破的,陶世恩容忍得越多,越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与我翻脸!” 李彦心头失笑,果然是近朱者赤,不仅懂得了惩戒恶人的办法,还学会了运用沉没成本。 陶隐去了,半个时辰没到,就喜气洋洋地返回,拿着厚厚的一卷《神霄法箓》到了面前:“成了,不仅是避水咒,上面诸多咒诀都有。” 李彦大致翻看一遍,评价道:“神霄派以内丹修炼为主,符箓咒术为辅,让人的精神与天时四季、阴阳五行,内外相通,方可召请风、雨、雷、电,祛害免灾。” 陶隐先是不明就已,等到接过翻了翻,很快沉下脸来:“这部《神霄法箓》全是符箓咒术,内丹功修却只寥寥几语,是想我修炼得走火入魔……陶世恩居然敢反抗?” 眼见着这位大怒,要再去宝船,李彦拦下:“不急,他要弄手段,在修行法门上有的是办法,再给一卷内丹修炼之法,你会不会依旧有所疑虑?修行切忌心念不纯,到时候对的法门也能练岔了!” 陶隐磨了磨牙,冷静下来:“那怎么办?” 李彦重新翻看,这次细细阅览:“我先看看……” 他对于这卷《神霄法箓》是很感兴趣的,汲取里面正一道的符箓精髓。 历史上的中国道教,发展到元明时期,形成“北全真、南正一”的格局。 其中正一道源远流长,前身即五斗米道,汉朝时就已雄踞一方,甚至参与政权争夺,到了如今,更是统领囊括诸多流派,如天师龙虎宗、茅山上清宗、阁皂灵宝宗,是为“符箓三宗”,再有神霄道、净明派、清微派、东华派、太一道等等分支。 出身正一道的道士,以符箓斋醮、降神驱魔为特点,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结婚生子、食荤喝酒,清规戒律并不严格。 全真派这个名字后世更熟悉了,王重阳以“三教同源”的理论,揉合了道、释、儒三家思想所创,以道家的《道德经》、佛家的《般若心经》以及儒家的《孝经》为全真道士必修经典。 出身全真教的道士,需修心去欲、出家住观、持斋茹素、不得娶妻生子,遵守严格的清规戒律。 当然,并不说全真派就比正一道强,只是前者更符合现代人认知中的道士,在没有神仙道法的世俗,后者就不免有些神神叨叨,装神弄鬼之士更多些。 所以世俗中,明清朝道教整体是走向一个衰微趋势的,排除嘉靖朝这种特殊时期,正一道大多衰落不振,倒是全真派丘处机开的龙门派相当兴盛,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齐名,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而在超凡世界里,正一道就吃香了,别说明清,到了民国,九叔都是茅山的,如果出身全真,那更适合去武侠世界混。 李彦修炼的是金丹大道,论内家其实不完全偏向于哪一方,正一全真都重内丹,倒是外法方面,确实欠缺了些,目前也就专精于五雷神法。 在战斗之中,雷法足以一力破万法,但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唯有借鉴《太渊镇法》,但《太渊镇法》是水浒世界的法门,小倩以鬼身练起来不错,让他用不免有些过时。 所以陶世恩将《神霄法箓》交予陶隐,自是心怀叵测,对于他来说却颇为合适。 看完正道法术,李彦甚至发现后面还收录各种养鬼、炼蛊、驱尸、降头、活祭之类的旁门左道,甚至连风水算卜、民间骗术都有涉及,不禁发出感叹:wap. “以前总以为正派走大道,小宗练旁门,现在方知,名门正派,传承不绝,往往左道之术都有收录。” “这是很正确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唯有对邪魔之法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破邪除魔,匡扶正道,而观览那些邪魔外道的急功近利,也能磨砺心性,坚定本心。” “只是如此一来,差距就更大了,大派囊括正奇妖邪,出身小门小派,只能走艰难的小路,没得选择。” 陶隐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他私生子的出身,何尝不是那种小门小派,苦苦求存的,若不是有这位,根本无法让那位高高在上的小天师痛彻心扉,更别提向陶仲文复仇:“那神霄心法……” 李彦从腰间取出笔来,依照唐人的书写习惯,直接写了起来。 陶隐看着看着,露出震撼之色,想到之前赤炼评价这位的雷法,比起出身神霄派的陶仲文还要正宗,不禁脱口而出:“这是神霄派的修炼心法?公子早就见过神霄派中人?” 李彦道:“我早年云游之时,见过一人,算是对内丹之法有所体悟,正好结合这神霄法箓,内外兼修……” 他确实不认识此世的神霄派中人,只是认识林灵素罢了,还以“左命”的身份,与那位金门羽客交换了修炼心得。 而林灵素的心法,与这门《神霄法箓》里面本该有的心法,肯定是有些区别的,世界本就不同,环境和时代更是不一致,但天人合一、内外交感的核心思路不变,并且更加纯粹。 所以将法咒符箓初步研究了一遍,李彦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了这篇内丹心法:“这是《内天罡诀法》,中正平和,适合初学,不足之处,也随时可以改进,你拿去好好修炼,打下的基础会比原来雄厚得多。” “多谢公子!” 陶隐双手珍而重之地接过,喜不自禁地开始修炼。 李彦则闭目感悟,在脑海中将每个关隘都推敲完毕,金丝重新探了下去。 渐渐的,金丝四周的海水越来越清澈,数十丈深的地方甚至宛如透明,能够穿梭进来的水中生灵,好似在天空游弋,逍遥无方,灵性蕴化。 船上的小龟停止了折腾,将脑袋靠住灵丹,一动不动。 船下的水族不断地汇聚,彼此间行进有序,安静操练。 海风习习,涛声切切,一股微小而奇特的变化,在东海中诞生了。兴霸天的从李元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