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在线阅读 - 第236章 迁都设想

第236章 迁都设想

    迁都。

    对一个国家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这是影响整个帝国、影响千万百姓的大事。甚至会影响历史的走向,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从古至今,北方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中心。直到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渡江时,带去了无数不想被异族统治的南宋百姓。至此,经济中心才算真正开始南移。

    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朱元璋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帝王重要原因。

    “迁都,迁往哪?”朱元璋沉思很久,这真的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这并不是自己就能做出决定的。他的家人,满朝文武的家眷,以及愿意跟着走的百姓、商贾。上上下下加起来,恐怕得有十几万人。

    陈则武自然知道,朱元璋在担心什么。但是,话既然说出来,就收不回去了。

    “北平,或者西安。”无数历史在证明,西安到北平一线,太重要。往西北是游牧民族,往东南是农耕民族。北平和西安正好处于这条线上,可以同时坐拥游牧民族的强大和农耕民族的富饶。

    朱元璋来了兴趣,坐在椅子上,笑吟吟的看着陈则武,“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咱,迁都的理由。”

    看到朱元璋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陈则武也是松了一口气,清了清嗓子,面向地图,“皇上,太子殿下。恕臣斗胆,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除了我大明朝外,其余所有的朝代、藩据,凡是定都应天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意或者无力北伐。因此,它们偏安南方。”

    “一个国家,只要有开拓精神。它的战略方向在哪,那它的都城就应该设在哪。历史上,凡是既强又富的朝代,它的都城都在北平至西安这条线上。”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会出现如今的情况。大军北伐,朝廷的补给线就会拉的特别长,运输粮食的队伍,就要自己吃去一半的粮。”

    随后,陈则武说了一句比较扯的,他自己不信但是朱元璋会信的东西。

    “而且,龙气,多集中于北方。南方的龙气都在应天,又都在皇上您身上。应天虽有龙气,却不旺,也就皇上您可以镇的住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果然,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看着地图陷入沉思。

    “老四,他是不是定在北平了。咱现在懂了,为什么是天子守国门。”朱元璋冷不丁冒出一句,吓了陈则武一跳。这个玩笑,会死人的。

    “你怎么看。你是太子,这大明朝往后是要交给你的,别当哑巴。”朱元璋又转向朱标。

    在很多事情上,朱标身为太子,却总喜欢保持沉默,这让朱元璋有些不悦。

    朱标站起来,“儿臣很赞成陈则武的一句话。既然咱大明朝的忧患皆来自北方,那定都在北方,确实比在南方好。而且……”

    “而且什么?”朱元璋追问了一句。

    “而且,朝廷在应天定都。使得南方臣子、学子竟然有天生的优越感。朝堂上的南北之争,一直都有。满朝文武,北方官员竟然只有一成,剩下都是南方。”

    “北方甚至,有些有利于朝廷之外。儿臣觉得,无论迁都或者不迁都,朝廷都必须要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否则朝堂上的南北之争恐怕会演变成整个大明朝的南北之争。”

    陈则武连连点头,深以为然。明朝的科举,在整个洪武、建文年间,都存在着南北问题。一直到朱棣迁都北京,这个问题才逐渐得到解决。

    看来,迁都不仅可以解决军事问题,还可以解决政治问题。

    “陪都是个什么玩意儿。”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

    陈则武笑了笑,“回皇上,迁都虽然益处多多,但也确实劳民伤财。新都的宫殿,迁都搬家的人员费用,这都是钱。虽说,户部现有结余,但也支撑不了多久。因此,可以在北方设置一个陪都。鼓励部分百姓、商贾前往陪都定居。这也可以起到发展北方的作用。”寡欢太叔的朱元璋与我聊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