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 历史小说 - 扬明在线阅读 - 第1202章 借虏平寇(下)

第1202章 借虏平寇(下)

    同一日,距离定边县十余里的一座深山之中,此山中原本有一座占地颇广的佛寺,乃是前元皇室所修建,随着时间的流逝,年久失修,便是渐渐荒废了起来。

    昨夜才刚刚大肆劫掠一番的张献忠便与他的袍泽躲藏在这座佛寺之中。

    数个时辰过去了,张献忠等人也从昨夜的"癫狂"中醒转了过来,眼眸中露出了一丝清明,更有不少人跌坐在地上,双目无神,脸上满是茫然,好似不敢面对昨夜的所作所为。

    但佛寺中堆成小山一般的粮食以及正躲在角落处啜泣的女人们却是证明着昨夜的"疯狂"。

    如今癫狂散去,张献忠的脸上不由得涌现了些许后怕,如若只是抢夺钱粮,而没有伤及性命,或许定边县中那尸位素餐的知县还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现如今无论是为了安抚那黄兴的情绪,亦或者出于自身安危的考究,那一心只想着敛财的知县定然不会无动于衷,十有八九会上报至府城。

    若是被榆林那边知晓昨夜的这桩"惨剧",轻而易举的便能推测出他们的身份。

    届时,那新任的延绥巡抚陈奇喻定然不会善罢甘休,遑论他的背后还有手握总兵的三边总督孙传庭。

    一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便将自己至于如此险境,张献忠便是有些后悔,早知如此便应当严格约束"袍泽",只取钱财便是,不要伤及无辜之人的性命。

    最要紧的是,张献忠还从那群妇孺的口中得知,黄家的主心骨黄兴昨夜并没有在庄子中,而是宿在了县城之中。

    一想到自己即将迎来那位据说有通天背景的黄兴的报复,张献忠心中的悔意便是愈发浓郁。

    只是事已至此,长吁短叹也是无用,还是要想个办法才是,深吸了一口气,他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张大哥",一直待在张献忠身旁的一名官兵终于从失神的状态中醒转了过来,也意识到了现如今的处境,面色惨白的朝着身旁比他年轻了不少的"张大哥"问道:"眼下我等该如何面对?"

    "若是巡抚大人调遣重兵,我等该何去何从?"

    听得此话,佛寺中的气氛猛然一紧,一些茫然无措的士卒纷纷侧目而视,更有甚者低声啜泣:"呜呜呜,我不想死。"

    如此软弱的形象,与昨日如同野兽一般的癫狂,简直判若两人。

    "够了,事已至此,哭有什么用。"

    眼见得众人乱作一团,一向"好脾气"的张献忠终于是坐不住了,猛地抽出了腰间的长刀,一脸狠辣的说道:"派人在山脚下设伏"。

    "兄弟们全都藏起来,我就不信那延绥巡抚能够如此轻易的在这茫茫大山之中,找到我等。"

    此时的张献忠目光如刀,脸上满是狠辣,与往日"老好人"的想象大相径庭。

    周边的袍泽越听越是心惊,昨日张献忠还说眼下不是"揭竿起义"的时机,但不过是一昼夜的功夫,便改变了想法?

    "张大哥,仅凭昨日收获的那些钱粮,怕是不足以令我等在深山中藏上太久啊。"

    迟疑了少许,终是有一名平日里关系与张献忠最近的士卒忍不住说道,点出了众人的疑惑。

    前段时间,因为不满恭顺侯吴汝胤咄咄相逼,负气出走的延绥镇边军足有两千余人,虽然一路上有不少人选择中途放弃,最终选择来到定边县的仍有一千四百余人。

    因为不满张献"无动于衷",这几日的功夫,又有不少边军选择离开,故而眼下佛寺之中的官兵约莫一千出头。

    昨夜虽然"收获"了不少钱粮,但对于一千余名正值壮年的士卒来说,未免有些杯水车薪,支撑不了几天的功消耗。

    毕竟昨夜洗劫的那个田庄也不过是黄家众多田庄中的一个。

    "着什么急,我自有办法。"

    张献忠自然知晓对方说的不无道理,但此时却只觉得焦躁:"这定边县平日里往来的行商无数,我等只需要如同前宋的梁山好汉一般,便足够我等生活了。

    延绥巡抚麾下的士卒还好说一些,都是平日里朝夕相处的袍泽,对于其有几分本事自是清楚的很,即便真的事不可为,定然也会有人通风报信,不至于坐以待毙。

    他唯一担心的便是三边总督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听说就连那些如狼似虎的蒙古鞑子都不是"秦军"的对手,兵强马壮的多罗土蛮部对上孙传庭的"秦军"也只有退避三舍的份。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但似这等忧虑自是不能够跟前的这些袍泽说,否则士气萎靡还是好的,只怕本就是勉强凑在一起的众人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

    眼下他只希望那定边县的知县能够继续"无动于衷",起码多给他一些准备的时间。

    毕竟他甚至这陕北大地的百姓早已是不堪重负,只差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便会瞬间有无数个似他这样不甘于现状的人揭竿而起。

    到那时,才是他张献忠的机会,只是不知道那延绥巡抚陈奇喻乃至于三边总督孙传庭会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

    "张大哥!"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有些尖锐的声音在鸦雀无声的佛寺内响起,引得无数人猛然抬起了头,只见得一名面熟的袍泽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

    看清来人的面容之后,张献忠也是面露喜色,忙不迭的自地上起身,追问道:"定边县如何了?"

    "张大哥,你神机妙算。"

    "那黄家果然与蒙古鞑子藕断丝连!"

    "我按照你的吩咐,一直在黄家府外等着,待到那黄兴自城外归家之后,便见得几匹快马于府中而出,朝着草原的方向一路而去。"

    勉强咽了一口唾沫,气喘吁吁的边军便是忙不迭的将刚刚看到的一切告知给身前的张献忠。

    听得此话,张献忠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心弦也是放松了不少。

    果然没有空穴来风的谣言,这黄家果然与蒙古人有所牵连,这个时候快马前往草原,这是去搬救兵了吗?

    想到这里,张献忠心中一动,决定再添上一把火。

    这定边的局势越乱,他的机会越大。柯久的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