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治不了你?
三天之后,原本骂骂咧咧的阿喇布坦,饿得浑身发软,有气无力的躺在茅草堆上,不敢再骂了。 张廷玉怕出事,觉得饿三天已经足够了,就去找玉柱。 玉柱听了后,微微一笑,说:“衡臣啊,草原上的雄鹰,可不是那么容易就低头的。熬鹰,就必须熬到鹰快不行了,主动求饶的地步。” 如果是别人,张廷玉肯定要公开表示反对了。但是,对面坐着的是玉柱,张廷玉在心里掂量了一下,楞是没敢这么做。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敢把皇帝的女婿和皇太后的侄孙,连续饿三天的人,张廷玉此前不仅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衡臣啊,勿须担心,等阿喇布坦开始求饶了,你再来寻我。”玉柱心里明白得很,有水喝的情况下,七天内饿不死人。 这才饿了三天而已,不急! 尤其是,异常肥胖的阿喇布坦,单单是他肚子的好几十斤赘肉,就足够消耗一阵子的了。 到了第四天的下午,阿喇布坦终于吃不住劲的开口求饶了。 张廷玉不是一般人,他早就看明白了,玉柱想收拾的,就是异常嚣张的阿喇布坦。 这都饿了四天了,皇太后还没派人来救他,阿喇布坦就算是再傻,也知道大事不妙了。 玉柱玩的这一手,饿几天饭,只是手段,主要目的其实是击垮阿喇布坦找皇太后告黑状的信心。 侄孙都饿成这样了,也没见老祖宗来救他,莫非是皇帝看他不顺眼了,想饿死他? 这人呐,饿得头昏眼花之时,难免就要胡思乱想了。 玉柱一直稳如泰山。 直到,阿喇布坦第三次主动开口求饶了,玉柱这才领着张廷玉,一起进了监狱。 为了公平起见,阿喇布坦和策棱被关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就隔了一间监舍,透过木栅栏的缝隙,彼此都看得见对方。 同样是饿了四天,策棱不吵不闹,就这么硬挺着。实在受不了了,他就狂灌冷水,再躺到茅草堆上苦熬着。 玉柱比谁都清楚,准噶尔汗国,乃是康熙的心腹之患。 喀尔喀蒙古各部,地处大清控制力最薄弱的漠北地区。 策棱所在的塔密尔(又称塔米尔)地区,一直都是对抗准噶尔人东侵的最前沿,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阿喇布坦的难办之处,主要是,他是皇太后的侄孙。 而康熙又想告诉天下臣民,他乃天底下最大的孝子。 有了康熙做榜样,臣民就应该有样学样,以忠孝事君父。 实际上,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康熙和当今皇太后的关系,相当之一般。 太皇太后驾崩后,当今皇太后哭昏过去了好几次,康熙和她的关系才日渐亲密起来。 人在官场,必须掌握和稀泥的诀窍,玉柱恰好是其中的佼佼者。 先各打五十大板,两个闹事的,一起饿四天饭,看他们还有精力闹腾不? 现在,阿喇布坦不敢再闹了,玉柱也就露面了。 亲兵搬来椅子,玉柱大马金刀的坐到了椅子上,隔着木栅栏,问阿喇布坦:“说吧,为何要互殴?” 打架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没有摄像监控的当下,现在也已经弄不清楚,谁先动的手了。 玉柱索性把水搅浑了,扣上了互殴的名目,不偏不倚,令阿喇布坦说不出什么来。 煞了威风的阿喇布坦,不敢再和玉柱顶牛,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经过说了。 事情的起因,其实并不复杂,策棱在致美楼先订的座儿,居然被阿喇布坦硬抢了去。 策棱赶到后,两人一言不和,也就大打出手了。 这年头,不管是旗人打架,还是蒙人打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朝廷也管不过来。 只是,打架的双方,都是老油条了。 傻子都知道先出手的人,要挨皇帝的锤打,也都咬死了对方先动的手。 这就给玉柱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空间。 互殴,看似公允,实际上,等于是帮策棱减轻了罪责。 钦案,不存在所谓的公平公正,一切都只能从皇帝的立场出发,作出大家都可以勉强接受的结果。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所谓的程序正义和法治精神,肯定是不存在的。 从康熙开始,一直到微末胥吏,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兼顾個人好恶、关系的远近,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断。 这么一来,从上到下的和稀泥,也就再所难免了。 “你说他先动的手,他说你先动的手,却都没有证据。”玉柱淡淡的一笑,提议说,“大家都不是市井里的下等人,不如各退一步,如何?” 策棱精明得很,玉柱这么一说,他率先点了头。 阿喇布坦犹豫了一下,忽然说:“我要见老祖宗。” 玉柱一听就懂,这是还抱有一丝翻盘的希望呢? “嗯,实话告诉你,和你关系最好的三弟,很可能要来京城了。”玉柱只是点到为止, 玉柱的话里余味无穷,留下了大把的想象空间,逼着阿喇布坦去思考一个问题,他的三弟为啥要来京城? 阿喇布坦,和他的三弟,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是,两人的关系,就像是老四和老十四一样,势同水火。 张廷玉也知道这个内情,他心想,玉柱的话术厉害之极。 这等于是严厉的警告阿喇布坦,甭以为你是长子,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在将来继承贝勒之位,你弟弟也大有机会哦。 阿喇布坦也许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处,不敢再犟嘴了。 道理其实是明摆着的。 他三弟若是接任了部落的贝勒,岂有阿喇布坦的好日子过? 再说了,玉柱没敢明说的潜台词,还包括更狠的暗示,皇太后年事已高。 翻译过来就是,皇太后再宠爱你阿喇布坦,又能够罩得住你几年? 张廷玉不动声色的瞅了瞅玉柱,玉柱的表现,令他惊艳不已。 和玉柱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些理想主义,讲究个公平正义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 玉柱却仿佛是积年老吏一般,冷酷无情的诛心之术,让你明明很疼,却又不得不就范。 压制住了阿喇布坦之后,剩下的事情,就都很好办了。 玉柱命人端来两碗很稀的稀粥,分给策棱和阿喇布坦去吃。 想想看,两个人都饿了四天,区区一碗稀粥,根本不顶事。 不过,玉柱非常清楚,饿极之人,绝对不可以暴饮暴食,必须慢慢的增加食物量。 否则,真的会出大事! 在玉柱的主导之下,阿喇布坦和策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勉强达成了和解意见。 策棱出一千两银子,赔偿阿喇布坦这边的人身伤害损失。阿喇布坦,诚恳的忏悔了不该抢座的恶行,赔偿策棱五十头羊,这事就此揭过,从此不许再提了。 各自写下了亲笔供词,把和解意见落实到了纸上。 签字画押之后,玉柱把供词递给了张廷玉,笑着说:“衡臣啊,辛苦你了,把这些先呈给皇上御览。” 张廷玉心想,玉玔卿办事,可谓是滴水不漏。 亲笔供词,确是两人和解的真实意思,张廷玉都不敢否认这一点。 等康熙认可了玉柱和稀泥的结果,不管是策棱,还是阿喇布坦,谁敢再次翻出来说事,就是成心要老皇帝难堪了。 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康熙,在大草原上的名声,其实并不好。 康熙在蒙古地区推行的诸多政策,都包藏着削弱蒙古诸部的祸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锄强扶弱,拉一派,打一派,勿使任何一部独大。 草原上的王公们,个个不满意,却又都可以勉强接受。 因为,康熙不仅月月发银子和粮米,还时不时的嫁个公主过去,让蒙古的王爷们不需要参加抢劫,就可以收获巨大的利益。 客观的说,大清朝对草原诸部,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持续削弱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 康熙听了张廷玉的禀报之后,又把玉柱找了去。 “你的差事办得很漂亮,朕心甚慰。只是,万一,皇太后知道了……”康熙只说了半截话。 玉柱小声说:“皇上,您只需要吩咐一下恒亲王爷,便可风平浪静了。” 只要康熙召了老五过来,就帮着玉柱补上了,提前利用老五疏通皇太后那边的漏洞。 康熙仔细一琢磨,不由笑了,骂道:“你个小混蛋,倒也机灵,老五在皇太后的跟前,确实大有面子啊。”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阿喇布坦和皇太后的关系再亲,也肯定比不过老五。 老五,从小就是皇太后亲手抚养长大的。他和皇太后,在血缘上不是亲祖孙,感情上却胜于亲祖孙。 “听张廷玉说,你用的损招,挺管用?”康熙很好奇的问玉柱。 玉柱却打着哈哈,糊弄了过去。 很多事情,玉柱可以私下里去做,却不能公开告诉康熙。 哪怕康熙啥都明白,玉柱也不能把话挑明了说。 这便是君臣之间,长期相处的默契。 老皇帝,必须是圣人,坏事都是玉柱他们干的。 把损招赤果果说了出来,不仅脏了圣人的耳朵,而且,遗患无穷! (本月最后一天,勤奋码字的小柱子,求赏月票!)大司空的骗了康熙